作者:江庆龄,吕客,吴斯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31 11:51:21
选择字号:
以需求导向为核心,上应大两大科研平台加速产教协同创新

 

近日,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牵头建设的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上海食品风味与品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度技术委员会相继召开,肯定了两大平台以需求导向为核心的发展方向,凝聚了产教协同创新的共识。

10月25日,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025年度技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柯勤飞介绍了中心的发展定位与成果。她指出,中心以打造领域科研创新高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产学研一体化核心平台为己任,确立应用导向的技术创新核心定位,助力原始创新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当前,中心在人工智能(AI)+创香、功能性产品研发、香料绿色制备等前沿方向集中攻关,依托多学科优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同时,以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为试点,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专职副主任寇兴然围绕行业发展需求,从领域急需性、问题聚焦性、科研组织性、成果实际贡献、未来发展潜力五大维度汇报工作进展。

随后,黄山科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技术总监贾卫民,上海自然堂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科学家邹岳分别以《合成生物学在香料香精行业应用的思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发美妆原料》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指出,合成生物学产业化仍受制于成本与落地瓶颈,科学研究应由“0到1”转向“1到0”的应用导向研究,通过创新研究院等形式与企业共建共性技术平台,可加速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耦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上海食品风味与品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孙宝国在总结中肯定了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的特色定位与发展潜力。他表示,行业需聚焦香料国产化推进与高价值品种研究,香精研发核心在于培养功底扎实的专业调香师,同时理性看待AI在辅助调香中的价值与边界。在高端化妆品领域应加快核心原料的国产化研发与替代方案建设,挖掘中药资源的创新潜力,推动产业自主可持续发展。

技术委员会还围绕香原料数据库建设、核心原料自主创新、产业化落地机制及行业标准体系等前沿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025年度技术委员会会议。

  ?

10月26日,上海食品风味与品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度技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上海食品风味与品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田怀香从中心组建情况、运行绩效、典型案例和建设总结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她表示,工程中心将继续在食品风味与品质控制领域深耕细作,推动重大项目和奖项的申报,提升工程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面向未来,希望中心着力推动风味科学与智能制造、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力争在风味智能调控技术上取得关键突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王占勇指出,要充分重视食品学科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意义,精准对接上海市产业风味升级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同时应积极培育高水平的风味创新人才梯队,为青年科研人员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中心要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与系统转化之间的衔接,持续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孙宝国期待,基于在风味与健康双导向研究领域所积累的扎实基础,中心未来能在此方向上催生更多兼具产业化前景与示范效应的重大成果。

会上,技术委员会委员专家建议,中心应持续推动科研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构建多元化学术交流网络,增强工程中心的国际显示度与行业引领力。

上海食品风味与品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度技术委员会会议。图片均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提供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特殊引力波事件指向“第二代黑洞”存在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通过工艺验收
科学家提出“冷冻表界层分析新方法” 真正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食物是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