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在苏州启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名嘉宾齐聚苏州大学,聚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开幕式上,“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十大合作成果”同步发布。其中,由苏州大学牵头建设的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引人关注。该实验室于2020年依托苏州大学、澳门城市大学与葡萄牙埃武拉大学三方共建,是全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唯一的国家级联合实验室。成立以来,实验室在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新材料研发及国际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同时,现场举行了江苏—非洲高校联盟成立仪式。该联盟汇聚了江苏13所高校与非洲13国的23所高校,将聚焦人才联合培养、科技创新合作与人文交流,打造常态化、机制化的高端对话与务实合作平台。
本次交流周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国际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将围绕先进材料、信息通信、生物医药、化学工程与技术、智能系统和大数据科学、大气科学、环境工程、智能制造与机械制造、新能源及电气化交通等9个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举办9场产学研合作专场活动,带动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人士深化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间有机结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