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首届“数智时代的城市传播学术论文工作坊”在苏州举行,国内外二十余所高校、研究机构与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齐聚,围绕数智时代城市传播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与学术交流。
?
开幕式上,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邓敏在致辞中表示,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与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城市传播研究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和最前沿的观察视角。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曹杰致辞指出,当前数智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世界。城市作为文明的载体、发展的核心,其传播形态已迎来历史性变革,已成为全球瞩目的数字共同体,而城市传播的核心始终是人。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陈龙表示,当前计算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深刻影响社会各领域,城市发展研究意义重大,变革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媒体与社会》(CSSCI来源集刊)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谢耘耕指出,在数字浪潮推动下,城市不再只是传播的背景,而是正在成为有机灵动、具备表达能力的传播主体。
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副社长、《上海师范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副主编陈吉指出,本次工作坊是一个问题共创的平台,通过突破传统框架的新锐视角,让不同的观点碰撞出火花,助力数智时代城市传播新路径的探索。
主题发言环节,与会专家们从中国城市传播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数智时代传播学者的使命担当、城市想象与智慧城市、媒介化城市、可沟通城市、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等多重维度切入,分享了最新的学术观点与实践思考。此外,主编论坛围绕“数智时代城市传播研究的学术导向”与“期刊-学科协同发展”展开对话,为学者提供了写作与发表的精准指引。
会议分设了多个平行论坛,将深入的学术报告与权威专家的现场评议紧密结合。研讨涵盖了主体性建构、空间生产、技术伦理、话语重构、文化转译等多个前沿维度,生动勾勒出一幅纵深交织的数智时代城市传播跨学科知识图谱。
闭幕会上,与会代表联合发布《数智时代的城市传播研究苏州倡议》(以下简称《倡议》)。
《倡议》以推动城市持续进化、成为具备强大学习能力的鲜活生命体为出发点,提出了“坚守人文光辉,倡导‘科技向善’的传播伦理”“推动学科交融,构建协同创新‘学术共同体’”“深耕本土文化,构建城市叙事‘中国范式’”“创新研究方法,拥抱‘混合方法’研究革命”“强化责任担当,推动‘研以致用’公共转化”“拓展全球视野,确立‘和而不同’学术自信”六大核心倡议。
《倡议》同时强调,传播学者与数据科学家、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社会学家、环境工程师等各领域专家携手共进,共同构建一个能够深度融合物质环境、社会活动与信息流动的综合性城市研究数据库与知识图谱,携手共创“城市知识图谱”。
本次工作坊由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新媒体与社会》(CSSCI来源集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人工智能与传播专业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联合主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