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7 15:29:21
选择字号:
推动“规模化赋能”,同济大学发布《工程智能白皮书》

 

10月24日,作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组成部分,以“工程智能:从先进技术到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国际工程智能大会在上海临港中心举办。

开幕式上,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在致辞中指出,当下正处在人工智能(AI)驱动的变革时代,作为工程学积淀与前沿智能科技碰撞催生的新兴交叉领域,工程智能是技术创新的制高点,正深刻重塑智慧城市设计建造、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未来探索。

随后,由同济大学主持编写的全球首部《工程智能白皮书》发布。白皮书前瞻性地提出了以“工程智能操作系统”为核心的技术框架,旨在破解碎片化难题,实现工程智能的“规模化赋能”,推动AI从先进技术转变为真正驱动产业变革的新质生产力。

《工程智能白皮书》发布仪式。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

会上,同济大学发起“国际工程智能联盟”全球倡议,在打造一个面向全球工程领域的开源、开放、共创的协作共同体,推动领域范式革命,诚邀全球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方加入,携手让AI成为工程领域新质生产力。

由同济大学工程智能研究院等主办的国际工程智能大赛同期发布。大赛以工程智能为主题,包括竞赛赛道的面向高韧性交通系统的粒流协同竞赛、创新赛道的桥梁结构关键构件智能网格生成竞赛,面向全球相关领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开发者等从业者、爱好者。

在主旨演讲环节,华为终端BG首席科学家、光明实验室主任田奇,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特聘教授、机器智能研究所所长俞凯,阿里巴巴斑马智行首席技术官司罗,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党委书记马万经,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副校长曾文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讲席科学家、低空经济分院执行院长李世鹏,图灵奖得主约翰?E?霍普克罗夫特等7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世界模型的初步探索与思考”“任务型智能体的执行可靠性”“智能座舱AI新时代”“道路交通粒流协同管控新范式”“可信世界模型和具身智能体”“打造智能融合低空系统”“‘101计划’和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等内容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圆桌对话环节由同济大学工程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华先胜主持,专家们围绕工程智能从先进技术转变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技术瓶颈、突破方向及产业落地路径三大议题展开了深度交流。

本次大会由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工程智能研究院承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真正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食物是它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新型光电神经网络架构让光电计算精度更高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