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21日,上海电力大学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人工智能微专业成功开展第二阶段课程信创大模型产教融合实训课程。
此次课程基于与华为公司共建的“面向智慧能源的人工智能全栈实践教学平台”,邀请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技术专家与工程师授课。
课程延续第一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小班化实验实训、课程与认证结合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教学模式创新,由一周集中学习拓展到大模型实战营竞赛长周期学习。
学生通过此阶段集中产教融合课程教学,学习并实践了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的大模型技术,学会使用国产化全栈全场景人工智能平台,同时初步尝试了人工智能在输电线路巡检等能源电力场景的应用。
?
记者从上海电力大学获悉,“上电-临港人工智能学院”自成立以来,引入多个人工智能行业龙头企业全程参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实现“产-学-研-用-教”一体化的教学创新模式。
2024年6月,“上电-临港人工智能学院”首期面向人工智能专业群招生人工智能微专业,微专业具有学习方式灵活、学制短、内容新颖等特点。2024年11月,人工智能学院通过上海高校重点现代产业学院验收,正式立项上海高校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本次人工智能微专业二阶段信创大模型产业实训课程进一步实施“课-赛-践-证”深度产教融合创新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前沿大模型技术领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