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24 21:21:19
选择字号:
科学家揭示单细胞水平上灵长类大脑皮层的微观组织原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王光中团队通过系统分析猕猴大脑皮层的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揭示灵长类大脑皮层内神经元组织分布的高度非随机性和相关规律,为深入理解灵长类大脑皮层的组织原则提供新的科学视角。1月23日,相关研究发表于《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为探索大脑中单个细胞的状态和基因表达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科学家得以深入解析细胞分类、特性及其潜在生理功能。同时,从早期的微阵列技术到单细胞测序,大规模组学方法过去十余年间不断升级,应用于多个物种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皮层研究。然而,有关灵长类动物神经元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

研究团队分析了猕猴大脑皮层的超过2500万个神经元细胞,系统揭示了这些神经元在不同皮层层内的精细空间组织特征。结果显示,神经元分布呈现高度非随机性,形成了大量神经元簇,且超过四分之三的神经元都集中在这些空间簇内。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神经元簇具有独特的细胞类型组成,并展示出抑制性和兴奋性神经元簇之间典型的空间耦合交互作用。这些分布规律在小鼠皮层中也是保守的,暗示了它们在脑进化中的重要性。此外,神经元簇的分布与大脑特定功能区域显著关联。

神经元细胞在灵长类大脑皮层中的分布显示出高度非随机的特征。图片由研究团队提供

  ?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vs.20241104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南非MeerKAT射电望远镜发现巨型射电星系 新模型预测电池衰减轨迹
科学家发现草原极端干旱“密码” 科学网给您拜年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