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胡冰鑫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4 10:46:21
选择字号:
新型DNA去甲基化药物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孔祥谦/刘劲松团队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Stephen Baylin团队合作,研究揭示了多能性调节因子STELLA对DNA甲基化维持蛋白UHRF1功能抑制的物种特异性及分子机制,进而发展了基于mRNA的UHRF1抑制剂,可有效逆转DNA甲基化异常并发挥抗实体瘤活性。1月8日,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启动子区DNA异常高甲基化修饰导致的抑癌基因表达沉默,是驱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免疫逃逸的关键因素。目前,已有多种核苷类DNA甲基化抑制剂被批准用于血液肿瘤的治疗,但在临床应用中,它们存在治疗窗口窄、代谢稳定性差以及对实体瘤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故亟需发现具有新作用机制和抗实体瘤活性的新型DNA去甲基化药物。

该研究发现,与小鼠STELLA蛋白(mSTELLA)对UHRF1的强抑制活性不同,人源STELLA蛋白(hSTELLA)几乎无法阻断UHRF1与染色体结合,和诱导UHRF1的细胞核输出。因此,hSTELLA 的UHRF1抑制活性和DNA去甲基化功能明显弱于mSTELLA。研究人员进一步揭示,STELLA蛋白C端的低保守区域与UHRF1的不同结合模式,可能是介导物种间功能差异的关键因素。其中,mSTELLA通过“L”型构象与UHRF1 PHD结构域的酸性口袋,以及PHD和TTD结构域之间的凹槽紧密结合,从而阻断TTD-PHD结构域对组蛋白H3K9me3底物的识别。相反,hSTELLA主要以“long α-helix”构象与UHRF1结合。虽然hSTELLA占据了PHD结构域的酸性口袋,但其与TTD结构域表面的相互作用弱,故无法有效抑制TTD-PHD结构域对H3K9me3的识别。

研究表明,模拟mSTELLA与TTD-PHD结构域的结合模式,是发展高活性UHRF1抑制剂的新策略。进一步,研究团队利用脂质纳米颗粒(LNP)介导的mRNA递送系统,并结合体内/外功能实验证实:递送编码mSTELLA “L”型结合构象的mRNA可显著降低肿瘤特异性DNA高甲基化,并通过“表观遗传记忆效应”实现对实体肿瘤的持久抑制,而编码hSTELLA “long α-helix”构象的mRNA则没有此活性。

UHRF1的功能异常与异常谱系分化及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潜在靶标。尽管UHRF1抑制剂的发现已成为制药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尚无作用机制明确、能有效逆转全基因组异常DNA甲基化的特异性抑制剂。该研究不仅发展了基于mRNA-LNP技术的UHRF1靶向干预策略,还为模拟mSTELLA作用模式的UHRF1小分子或拟肽类抑制剂的发现提供依据和参照。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5481-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利大型能源项目威胁世界最大望远镜 全球尺度风速与植物水力性状的关系获揭示
地球早期大气层曾发生碘氧“大战” 几十年来最明亮彗星将闪亮夜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