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4/9/20 15:06:52
选择字号:
陈云敏院士:关注居民心理效应,提高城市宜居性

 

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2024学术年会的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云敏以“数智赋能高密度城市的安全与宜居”为主题进行了报告分享。

发展至今,我国已步入城镇化的中后期拐点,人口密度高、多龄期的城市特征日趋明显,城市安全与宜居问题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洪涝和地震灾害、地下水土污染等问题,对高密度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高效运行的城市工程系统非常重要。

城市工程系统是保障城市中的人、车、物、水、电、气等正常循环的物理大系统,具有抵御台风、暴雨、地震等环境荷载及人类工程活动扰动的能力。但高密度、多龄期的城市工程系统往往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城市更新难度的越来越大。

如何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的安全运行与宜居水平,已经成为重要的议题。

陈云敏特别提到,人的心理效应能够反映城市的宜居性。过去几年间,陈云敏团队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一项交叉性极强的研究,涉及工科、人工智能、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

陈云敏。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我是研究城市安全的,但城市和建筑的本质是为人服务。”陈云敏介绍了开展这项研究的初衷,“评价城市是否宜居,有非常多的指标,但缺乏一个综合、统一的指标。因此,我们团队试图结合居民的心理效应,建立起一个有普适性的、表征城市宜居性的评价体系。”

研究团队采集了社交媒体中的博文内容,重点收集了文本和发文者所在的城市信息。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中更为关注负面的情绪,如果一条博文识别的心理效应表征指标概率值在35%以上,则被识别为负面心理的文本。而居民的心理效应则用悲伤、恐惧和愤怒的概率值总和来表示。

进一步地,团队通过多源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与地理空间分析手段,探讨了深圳的建成环境对居民心理效应的影响。

陈云敏说道:“深圳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高密度人口城市,每平方公里有7000人,同时经济密度也很高,每平方公里的产出达13.48亿人民币。”

结果显示,城市街道宜居性存在空间分布特征,而居民所在街道的职住平衡(在街道工作人口总量/居住人口总量)和街道开发适宜性是影响城市宜居性的最主要建成环境因素。此外,建成环境能够影响居民的灾害心理效应,如深圳发生特大滑坡事件后,街道居民的平均负面心理效应强度提高了近20%。

“这也提示我们,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提升公认的宜居性指标,更要考虑建成环境对居民心理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维护和改善,加强居民在灾后的心理效应恢复能力。”陈云敏表示,“最终我们希望把这项研究变为一个人人都能掌握的工具,大到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小到居民购置房屋,都能用上。”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超级显微镜”,深度探索微观世界 《自然》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