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严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9/17 22:14:03
选择字号:
研究揭示优质彩色小麦与氮素水平及花青素作用机制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闫秋艳副研究员在氮肥与不同粒色小麦之间品质影响关系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

彩色小麦因其营养成分而备受关注。然而,氮肥对不同粒色小麦(白粒、蓝粒、紫粒)关键代谢物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研究较为缺乏。高氮水平能促进小麦生长,改善籽粒指标,提高养分吸收。各小麦品种旗叶SPAD值均表现为HN > MN >LN。代谢组学分析表明,358种代谢物主要属于29类,包括羧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酸、黄酮类和酚类。WLN vs WHN、BHN vs BLN、PHN vs PLN的累积代谢物差异分别为35、39和70种,主要富集于“植物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cGMP-PKG信号通路”“鞘脂信号通路”“组氨酸和嘌呤衍生生物碱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生物合成”。此外,三个小麦品种的芥酸含量较高,高氮处理后芥酸含量降低。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白粒、蓝粒和紫粒小麦籽粒代谢物对不同氮素水平的响应机制,为进一步选育优质彩粒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氮(N)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影响着花青素的合成。高氮提高了彩粒小麦的产量组成和籽粒形态性状,降低了加工性状和营养品质性状。大部分品质性状与产量构成和形态性状呈显著负相关。低氮条件下花青素积累较多,但其他相关产量和形态性状下降。花色苷含量以蓝色小麦最高,紫色小麦次之。蓝小麦和紫小麦的主要花青素为花青素-3-O-(6-O-丙二醇-β-d-葡萄糖苷和花青素-3-O-芦丁苷。所鉴定的花青素相关代谢物与类黄酮生物合成、花青素生物合成和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有关。因此,本研究为生产优质彩色小麦优化氮肥管理提供了信息,并验证了花青素积累与低氮条件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foodres.2024.114700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4c0475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