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泰安市科协推荐的“智能永磁直驱关键技术”入选“科创中国”产业基础领域先导技术榜、泰山黄精科技小院等9个科技小院获批国家级科技小院......一系列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正是泰安市科协深耕创新沃土,助推产业创新发展的又一个缩影。
“借助科协企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我们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升级,粗饲料青贮品质显著提升,每吨粗饲料成本降低300元,并成功申请新的发明专利。”山东健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诚告诉《中国科学报》。
专家实地指导茶树良种繁育技术 泰安市科协供图
立足“准”,当好企业科技创新“助推剂”
泰安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董磊介绍,科协坚持聚焦重点产业链,精准导入全国学会创新资源,借助“外脑”,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
一是高端创新资源沉到链上。泰安市科协策划了在京举办泰安市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推进会,组织对接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30余家全国学会以及北科控股等多家金融机构、科技服务机构与企业对接。目前,已有116家全国(全省)学会与泰安市建立合作关系,10家全国学会与泰安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二是高层次人才聚到链上。泰安市科协积极争取12个“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重点服务泰安。策划开展“百名专家进百企”系列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峰、彭寿等40余名院士在内的一大批高层次专家来泰对接指导。
三是创新活动开展在链上。在泰安,聚焦了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数字经济发展、纺织服装、汽车工程等重点产业链,对接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图学会等全国学会,泰安市科协组织举办2024年“科创中国”技术服务大会、“科创中国”(泰安)工业智能智库对接会20余场次。
2024年“科创中国”技术服务大会在泰安举办 泰安市科协供图
做好“联”,当好科技产业融合“粘合剂”
近年来,泰安市科协有效整合市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资源,打通“内循环”,促进不同创新主体间良性互动。
一是搭建校企合作“直通车”。积极融入校城融合战略,成立全国首个实体化校企科协联盟组织——泰安市校企科协联盟,让校企之间互动合作更加有形、有效。联合驻泰高校开展学术交流、科技成果展示活动,推动全国学会学术资源配置到高校,联合泰山学院承办第九届中国图学大会,联合山东科技大学举办泰安市“科创中国”·海智工作校地企合作会。
二是架起协同创新“立交桥”。聚焦全市主导产业,有效链接“政产学研用”各类创新主体,联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等建立高能级政产学研合作平台107个,为企业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搭建创新服务平台。
三是构建全域联动“组织网”。联合科技、工信、国资等部门组织开展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能力提升系列活动。联合卫健、文旅等部门举办“泰山论灸”、“泰山论菌”高端学术交流会,构建多部门统筹、各领域协作的工作格局,凝聚起服务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科技信息推广应用走进1200余家企业,新增专利450余项 泰安市科协供图
突出“效”,当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催化剂”
把握“技术”创新到“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跟踪靠上服务,破解科技创新供需对接的障碍藩篱,也是泰安市科协一直致力的重要工作。
一是深入摸排“问需求”。推动科协组织建设向企业(园区)延伸,发展企业科协270家,5家重点产业链相关企业入选省级企业科协试点。依托企业科协和全市338人的科创联络员队伍,通过一对一包保、服务队驻企等深入挖掘企业需求和技术成果,提高会地合作精准性、有效性。
二是深度对接“促合作”。推动全国学会与我市相关企业联合开展行业技术难题攻关、项目合作、行业标准制定等,先后实施相关合作项目168个,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对接会、技术咨询等多种方式,帮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400余项,挖掘技术成果100多项,有力促进企业需求与科技供给的有效匹配和精准对接。比如,力博重工与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合力推动“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实现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界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是深化服务“强保障”。与产业链专班主动对接,及时协调会地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合作事宜落地落实。成立科技信息应用服务队,“一对一”开展科技信息应用平台上门注册培训服务,先后服务企业达1200余家,培训一线工程师1万余人次,150多家企业取得显著成效,新增专利450余项。山东鲁普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应用科技信息平台,专利通过率显著提升,突破的深海观测浮标技术有效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研发产品已在我国“白龙”浮标试用。
董磊表示:“下一步,泰安市科协将坚持服务产业导向,向‘新’而行,积极探索结对、成链、织网新机制,努力构筑科创协作生态,以高水平科创服务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