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实习生 何睿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9/9 12:19:35
选择字号:
3.5秒超快成像技术精准评估肺通气功能

 

在肺部疾病研究与诊疗领域,一项来自精密测量院的创新成果正引领着技术革命。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周欣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Zigzag编码的超快129Xe气体MRI成像方法。仅需3.5秒!就能实现肺部通气功能的高分辨成像,已经应用于COVID-19患者出院后肺通气功能定量可视化评估。相关研究成果在《医学磁共振》上发表,并被选为当期封面。

《医学磁共振》封面。图源受访单位

  ?

传统上,CT、ECT及MRI等临床影像技术在评估肺部气体交换功能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难以捕捉到细微的肺部病变。而慢阻肺、哮喘及间质性肺疾病等肺部重大疾病,往往伴随着气体交换功能的显著异常。为解决这一难题,超极化129Xe肺部气体MRI技术应运而生,它通过增强MRI信号强度,使得肺部成像成为可能,并能定量、可视化地评估肺通气功能及气血交换状况。

然而,这项技术往往需要患者吸入气体后长时间屏气,对许多肺部疾病患者而言颇为困难。精密测量院周欣研究团队迎难而上,提出了基于Zigzag编码的超快成像方法,极大地缩短了成像时间,仅需3.5秒即可完成高分辨率的肺部通气功能成像。这一突破不仅提高了患者检查的舒适度,还极大提升了临床应用的效率与准确性。

通过在相位编码方向施加锯齿形梯度,研究团队实现了肺部通气功能的快速、高分辨成像。与常规bSSFP序列相比,新技术在相同数据采集时间内可将图像分辨率提高约10倍,且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精细的肺部影像。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COVID-19患者出院后肺通气功能的定量可视化评估,为患者康复状况的精准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研究显示,该技术获得的通气缺损百分比与健康志愿者及COVID-19出院患者的实际状况高度吻合,进一步验证了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健康受试者和COVID-19出院患者的典型高分辨通气功能图像。图源受访单位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mrm.3012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