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4/8/28 10:54:47
选择字号:
第32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在沪举办

 

8月24日,第32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青浦区举办。本届研讨会以“城市发展与交通建设之重塑与共融”为主题,来自两岸的业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300余人与会,探讨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如何改善交通、服务民生。

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杨东援杨东援在主题报告会中表示,城镇化发展带来空间治理制度框架的变革,促使交通系统建设跳出行业思维的束缚,更加强调体系化对策、跨领域协同和以人为本,业界应将研究对象从网络交通流及交通行为拓展到城市空间活动,将关注重点从交通供需关系问题转变为优化城市活动空间结构。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原局长陈学台指出,近年来台北市在交通政策层面,从早期以车为本,转换为更关注以人本为主,也从注重道路车流旅行速率,转变为重视大众运输的舒适与便捷。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涛介绍,围绕空域数字化、设施智能化、管服自主化、跨域融合化,深圳正在积极构建覆盖全市范围的低空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持续探索面向未来的全空间、多模式、自主式的新一代城市智慧交通系统建设。

分论坛中,来自两岸的39位报告人,分别聚焦“区域交通整合与优化”“城市交通人本与赋能”“城市更新宜居与品质”分享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内容涉及区域交通规划与设计、区域交通一体化推进、智慧交通与数字赋能、公共交通与智慧减碳、交通治理与创新技术、全龄友好与精致管理等论题。

第二天的专家建言献策会上,与会专家建议,应着重考虑社会高龄化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照,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优质水域和环境资源,打造既适宜居住、又适宜旅游的城市空间,并以低碳和绿色交通为发展主轴;鼓励在现有的大规模客运服务体系中寻求创新;以青西地区为突破点,考虑到空域管理的重要性,提前谋划通用或低空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提供前瞻性思考。

图片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提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南岳衡山首次拍到“水凤凰”清晰影像 “三体计算星座”首发奏凯
新型单原子催化剂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他们在724首古诗词里,寻觅江豚足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