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当喜剧电影《抓娃娃》在大银幕上赢得观众的欢笑时,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哈工程”)也在上演着一场现实版的“抓娃娃”。哈工程以“书院+学院”的双轮驱动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暑期课堂活动。工学书院与未来技术学院、联合学院联动,由342人次组成的15支实践队走进学校为他们精心开设的暑期课堂。
烟台实践队在中集来福士进行调研实践。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
四川支教实践队与学生们一起动手拼接航行器模型。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
蓝鲸一号、泰山号……大国重器亲手触摸
“蓝鲸一号、泰山号……这些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大国重器,今天竟能亲手触摸。”在烟台中集来福士作业区,一件件大国重器映入眼帘,学生们兴奋不已。
7月,工学书院学生们赴烟台开展为期5天的调研实践活动,在艾迪精密、在杰瑞石油等地,学生们深入企业亲耳聆听大国工匠讲述中国制造的故事,换上工装走进车间调研企业技术需求,“走出课堂、走进企业一线,这样的专业认知课真是太nice了。”哈工程本科生李景程说。
“学生们以专业认知实践的形式走进企业,了解企业一线技术需求,实现专业学习与企业需要的有效衔接,帮助企业突破技术难题。”中集来福士人力资源部姜传薪表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真实的故事让我理解了这句话深刻的含义,也明确了未来奋斗的目标。”哈工程本科生王增祺说。
同时,为拓宽学生在海洋工程与海洋科学方面的视野,了解海洋科学前沿发展方向与人才需求现状,培养具有创新素养、实践能力的未来海洋科技领军人才,联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发挥资源汇聚优势,分别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行业大院大所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育人基地,工学书院28名学生与行业专家深入交流、聆听讲座。
“科创是什么模样?”教授亲自领进门
“科创是什么模样?”为了让学生了解科创,走进科创,每个大一的暑假,哈工程未来技术学院与工学书院联合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科创小课堂”,邀请行业大咖、领域专家为学生们开设科创实践课,老师以项目制教学方式为学生讲授智慧海洋科技前沿领域的专题,学生们在为期两周的学习时间,通过理论学习、现场观摩、动手实践、完成作品、路演答辩等环节,让学生了解科创赛事的整个流程。
科创小课堂开设两门课程,是由“中国十大科技新锐人物”、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李国瑞主讲的《水下软体机器人技术》,以及蛟龙号潜航员、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主讲的《海洋机器人初级设计与实践》。“在导论课上,陈老师结合个人深潜经历,为学生们还原海底的模样,引发我们对海洋机器人的兴趣。”“课上不仅有科学故事、理论知识,还能动手自己设计软体机器人,这样的课真是能量满满。”学生们相互分享学习感悟。
“选课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目的是让他们距离真实的科创比赛更接近。”李国瑞说。“两周的时间,教给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领他们走进科创的大门,就是课程的意义所在。”陈云赛说。
走进深山为孩子们描绘大海的样子
“深海是什么样的?”“蛟龙号能带我畅游海底世界吗?”……日前,工学书院四川支教实践队走进嘉陵区之江小学为学生们带来生动的主题讲座,为他们科普海洋知识,还指导学生们动手拼装船模。“走进深山为孩子们描绘大海的样子,孩子们也让我见到了深山真实的模样,更加明确了我今后的学习目标。”志愿者韩雨晴说。
9所学校、福利院,7个企业、社区,近20场科普讲座,暑期仅哈工程工学书院就有近30名志愿者参与科普实践育人项目,传播蓝色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蓝色梦想的种子。“未来领军人才除了要具备能够引领智慧海洋未来科技发展的专业素养,作为哈军工传人,更要传承绝对忠诚的红色血脉和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哈工程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洪长昊说。
除此,这个暑假哈工程工学书院44名学生组成了7支红色传承实践队走进革命老区学习党史,传承发扬哈军工精神,走进祖国最北端开展边疆行实践活动。还有3支访学实践团,分别赴英国等世界知名学府开展多对象、多层次、多元化国际交流学习,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全球化眼光的新时代人才。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