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阳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7/19 20:27:21
选择字号:
90后“江浙沪独生女”成长为科研“大女主”

 

编者按

看到“江浙沪独生女”这个标签,你会想到什么?

家境优渥的精致女孩?从起跑线就一路领先的人生赢家?天生就有躺平资本的“幸运儿”?女生们渴望的顶配人设?

这个网络流行词的兴起,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的原生家庭、松弛的精神状态、优裕的物质生活的向往。当然,也成功地拉了一波“羡慕嫉妒恨”。

今天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正是一个标准的90后“江浙沪独生女”。但她的人生远比人设精彩。开明的家庭氛围,让她很早就能突破性别刻板印象,选择自己喜欢的工科领域;家人的稳定支持,也让她在结婚生子后,依然可以为热爱的事业绽放。在“江浙沪独生女”这个听起来有点软萌的title下,她有了一个更“酷”的身份:未来女科学家。

在她看来,女生可以做好任何事情。而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支持,能让属于她们的精彩更快到来。

每次所乘坐的飞机快要着陆时,尹乔之总会竖起耳朵,等待常被人忽略的“咔哒”一声——这是起落架从机舱中放下的声音。再过一会儿,这个起落架将接触地面的跑道,伴随着一定颠簸和回弹,发出沉闷的响声。

听完这两个熟悉的声音后,尹乔之的心也稳稳地“着陆”了。

这倒不是因为她太过敏感,只是这位飞行设计领域的科学家知道,起落架接触地面的瞬间,是决定一次航程是否安全圆满的关键时刻。而她这些年来在科研中的所有努力,都是在为这一刻保驾护航。

1990年出生的尹乔之,在科研这条路上已经硕果累累:共发表学术论文55篇,联合主编并出版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联合出版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授权18项,获软件著作权2项。

日前,尹乔之又入选了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该计划致力于发现和培养处于博士或博士后研究阶段,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全国每年仅有10个名额。

尹乔之

“没什么事情是女生做不了的”

尹乔之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目前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副教授。

作为家中备受宠爱的独生女,她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满脑子想的是“离家近一点”。再加上一点兴趣导向,她最终选择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那是16年前的事了,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下,很多人对“工科女”“女博士”等还存在偏见。但或许是受知识分子双亲的影响,尹乔之从没觉得女生和男生在学业上会有什么不同,更不认为有什么事是女生一定做不好的。

进入大学后,尹乔之发现这个专业还真是“女生荒漠”,男女比例大约为6:1,约35名同学中只有5个女生。在班里,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用实力证明了“谁说女子不如男”。很多人认为女生的空间能力天然逊色于男生,可尹乔之在最强调空间想象能力的科目——工程制图上,拿到了99分的好成绩。

从小,父母就告诉尹乔之,如果你喜欢一个领域,一定要在这个领域拿到最高学历,做高精尖的工作。因此尹乔之很早就确立了直接攻读博士的志向。

大学三年级联系毕业设计导师时,尹乔之进入了聂宏教授的团队。这个团队主要开展飞行器起落装置设计、结构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发射与回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聂宏当时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几年后升任校长。尽管他事务繁忙,但非常关心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规划,总是尽可能提供帮助。而平日里,团队里的魏晓辉教授会在学业上耐心细致地指导大家。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团队。我们团队已毕业的学生有几百名,性格、习惯各不相同,但聂老师和魏老师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尽力引领大家走进科学的大门。”尹乔之说。在这里,她找到了理想的工作环境,也确认了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尹乔之(左三)和她的团队成员开展无人机起降试验


为每一次降落护航

尹乔之的研究方向,具体而言就是飞机的起降/滑跑稳定性及控制。尹乔之小时候乘坐飞机时,只是觉得这个庞然大物能飞起来很酷,直到她接触这个专业后,才发现飞机原来是这样一个宏大又复杂的系统。

就拿看似不起眼的起落架来说吧。很多飞机发生飞行事故与滑跑起降直接相关,而且这种情况往往导致机毁人亡的I类事故。而以起落架为主体的起降系统,作为飞机上唯一承接地空转换的关键系统,在飞行安全性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乍看上去,起落架不过是柱子和轮子的简单组合,但事实上,每个起落架都由许多子系统构成,根据布局、结构、用途等,还能分成很多不同的类别。

围绕这个起落架,聂宏团队耕耘了近30年,但依然有许多科学问题有待解决:起落架怎样才能安全地收起和放下?怎么尽可能减轻起落架的重量和体积?不同构型的起落架要配备什么样的刹车装置才能更安全高效使把飞机停下?

而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引发变革,飞行器也进入了日新月异的“高速进化期”。例如世界各国都在探索能在各种复杂地形上平稳着陆的下一代直升机。这种机型在科学考察、抢险救灾等多种场景下都能发挥重大作用。

尽管国外已经研制出了类似的起降系统相关产品,但其核心关键技术不能为我们所用,而且这些产品价格非常昂贵,后续保养维护也是一笔巨大的花销。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这些年的所见所闻,让尹乔之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因此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就是自适应智能起降。她和团队正在研发的“自适应”起落架,遇到复杂崎岖的地形时,能够像动物的足一样,瞬时自动改变形态,从而稳定降落,避免侧翻。

“我渐渐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责任。”尹乔之说,“我们作为国内的科研团队,就是要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所在领域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尹乔之的另一个工作,是“飞机起落架滑跑方向稳定性及控制”。

飞机在地面上滑跑时,如果速度过快,或者转弯转角过大,就有可能出现“失稳”的情况,或者原地打转,或者冲出跑道,甚至直接翻掉。科研人员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在哪些速度和转角的参数组合下,飞机能实现稳定转弯?

现实场景中,各种参数形成的组合极其丰富,需要花费极长的时间和巨大的工作量,才能找到让飞机稳定滑行的条件域。

更何况,这个领域的试验极为“奢侈”。他们的试验对象,是各种不同大小形态的样机,倘若稍有不慎,样机遭到破坏,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不仅如此,这类试验对安全性的要求也非常高:哪怕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意外飞出,都能像一颗子弹般击穿屋顶。

在开展一个试验之前,他们需要做很多准备:首先要精心地设计试验,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验证后,再撰写试验大纲和方案,经专家审核通过后,才能真刀真枪地做试验。

而尹乔之的工作,巧妙地引入了基于非线性分岔理论的数值延拓法,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且能够更为准确地找到非线性系统的稳定域边界和失稳点。这样不仅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还能有效避开那些容易让飞机失稳侧翻的参数组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后续仿真试验的效率和安全性。

“这就是工科研究的魅力。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开辟了许多重要理论,为很多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工科研究者所做的,就是从这些宝藏中找到最合适的理论,去解决真实场景中的问题。”尹乔之说,“我很高兴能通过这些方法,把研究成果应用在国家重点飞机型号的起降系统研发上。”

尹乔之参加航空运载工程领域青年学者论坛

  ?

要勇于追求最理想的生活

对尹乔之来说,她现在的生活,正是心目中最理想的生活。

作为大学班上的党支部书记,她与同班班长建立了一个温馨的小家。丈夫出生于江苏丹阳,也是独生子女。像如今所有“青椒”一样,这对小夫妻的工作状态也很“卷”。又要讲课,又要科研,还得带学生。下班回家后,他们利用3个小时宝贵的“亲子时光”,陪两个年幼的孩子玩耍、读书。忙碌的一天结束后,留给睡眠的时间大概只有五六个小时。

双方父母都很理解小两口的“忙”,主动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劳动,让他们能安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丈夫非常支持尹乔之的事业。很多科研项目和科技计划,都是丈夫鼓励、支持她去申报争取的。他从来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占用了妻子大量精力而感到不满和抱怨。

“其实我们谈恋爱的时候,因为还很年轻,根本不会想很多,诸如对方家庭如何、会不会支持我事业,等等。”尹乔之说,“但是我当时很注重一点,就是双方的三观一定要匹配。我相信如果夫妻双方的三观一致,后续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互相理解、妥善解决。”

在许多成功男性的故事中,他们身后都有默默付出、奉献的家人。“大家通常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但作为女性有时候需要有很大的幸运成分才能拥有这些。”尹乔之说,“至少对我来说,如果没有这么好的亲人和伴侣,我是无法在这个年龄获得这么多成果的。”

作为一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尹乔之的履历已经非常丰富、漂亮了。除入选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外,她还曾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在科研上,她曾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教学上,她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指导的学生在多项全国赛事中表现优异。

尹乔之在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现场

  ?

如果说有什么心得的话,她这样总结:“作为女性,永远不要因为种种外界原因,放弃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即便生活中一些困境让你不得不做出取舍,也请一定不要完全舍弃事业。当你在自己喜欢的路上一直走下去,总会有所成就的。”

*文中均为受访者供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