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晓春,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7/11 15:34:59
选择字号: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早期东亚原牛与黄牛杂交直接证据

 

原牛包括普通原牛、瘤原牛和非洲原牛等,曾广泛分布在整个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原牛于1627年灭绝。现代家牛则是近东地区普通原牛和印度河谷地区瘤原牛驯化而来。在中国,家牛也被称为黄牛,是指除牦牛和水牛之外的家牛的总称。驯化的普通牛至少在距今5000年前传入中国北方,不晚于4000年前传入青藏高原东北部。

已有考古学和线粒体古DNA研究表明,东亚地区多处遗址存在未被驯化的东亚原牛(C支系)与早期黄牛共存现象,但由于东亚原牛核基因组数据缺乏,因此东亚原牛是否与早期东亚黄牛之间发生过杂交,何时开始杂交,以及东亚原牛是否对东亚现代家牛极高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有贡献,目前仍然未知。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在《科学通报》发表题为《青藏高原早期东亚原牛与黄牛杂交》的论文。该论文利用古DNA技术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塔温搭里哈遗址出土的3例牛骨遗存,发现了距今3750年前青藏高原古代黄牛与东亚原牛杂交的直接证据。

作为典型的诺木洪文化遗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塔温搭里哈遗址出土了较丰富的牛骨遗存。本研究针对其中3例古代牛骨样本(TW16,TW35和TW38)开展了碳十四测年和古DNA分析,获得距今3800-3400年的古代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线粒体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TW16个体属于黄牛的T支系,TW35和TW38则属于原牛的C支系,表明TW35和TW38可能为东亚原牛。这是首次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东亚原牛线粒体C支系,为史前东亚原牛的时空分布提供了新的数据。

论文作者通过核基因组数据分析,进一步确定了TW16的血统为黄牛血统,而TW35为东亚原牛血统。解析TW38血统发现,该个体具有84%的黄牛血统和16%的东亚原牛血统,证明其为东亚原牛与黄牛的杂交后代。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距今3750年以前,黄牛和东亚原牛就已经发生基因交流。此外,本研究通过分析距今2500年前的西藏邦嘎遗址古代黄牛的祖先血统,发现邦嘎黄牛除了拥有牦牛血统以外,还拥有较高比例的东亚原牛血统。这一结果不仅为东亚原牛与邦嘎黄牛之间相对较近的遗传关系提供了合理解释,也暗示了青藏高原早期不同牛种之间错综复杂的群体演化历史。


青藏高原古代黄牛样本中东亚原牛血统所占的比例。作者论文中图片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92732400460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新生开学,导师:8点要做,3点不要做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