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6/25 17:27:53
选择字号:
祝贺!陈嘉庚科学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出炉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倪思洁

6月25日下午,202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颁奖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上举行。
“拓扑电子态计算预测及其材料发现”“功能介孔材料设计合成与应用”“风尘堆积与亚洲气候格局重组”“信息超材料”“铌酸锂光子芯片”5个项目获得陈嘉庚科学奖,马滟青、田一超、左智伟、高璞、葛亮、王敏、晏宏、朱军、李苏植、赵智胜10位青年科学家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陈嘉庚科学奖是以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励,其前身是1988年设立的陈嘉庚奖。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科学院和中国银行共同出资成立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设立陈嘉庚科学奖,旨在奖励近期在中国做出的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于2010年设立,旨在奖励在中国独立做出重要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的青年科技人才。
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均设立六个奖项,分别是数理科学奖、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地球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和技术科学奖,依托中国科学院学部平台组织评审,每两年评选一次。每项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奖金为100万元人民币,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的每位获奖人奖金为20万元人民币。
截至2024年,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共组织11次陈嘉庚科学奖的推荐和评审工作,共产生41项获奖项目,55位科学家获奖;共组织7次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的推荐和评审工作,共有42位青年科技人才获奖。
202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简介和主要完成人名单
1. 陈嘉庚数理科学奖,获奖项目为“拓扑电子态计算预测及其材料发现”,该项目在拓扑电子态研究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系统性贡献。
项目主要完成人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方忠、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戴希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翁红明。
2. 陈嘉庚化学科学奖,获奖项目为“功能介孔材料设计合成与应用”,该项目提出了界面取向组装原理,建立了功能介孔材料合成制备体系,促进了功能介孔材料的发展。
项目主要完成人是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
3. 陈嘉庚地球科学奖,获奖项目为“风尘堆积与亚洲气候格局重组”,该项目在风尘堆积和亚洲新生代气候演变研究领域作出了原创性科学贡献。
项目主要完成人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郭正堂。
4. 陈嘉庚信息技术科学奖,获奖项目为“信息超材料”,该项目创建了可编程的信息超材料体系,进一步发展出了软件化超材料、智能超材料和自适应超材料。
项目主要完成人是东南大学教授崔铁军。
5. 陈嘉庚技术科学奖,获奖项目为“铌酸锂光子芯片”,该项目在单个铌酸锂晶片上集成了纠缠光源、电光调制器、波导分束等多种功能器件,实现了片上光量子态的高效产生和高速操控。
项目主要完成人是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和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徐平。
2024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人名单和成果简介
1. 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数理科学奖获奖人两位,分别是北京大学教授马滟青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田一超。
马滟青提出了原创性的辅助质量流方法,攻克了费曼积分计算这一重要世界难题。
田一超利用志村簇的特征p几何性质,在朗兰兹纲领与Beilinson—Bloch—Kato猜想等相关重要领域上取得了突出成果。
2. 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化学科学奖获奖人一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左智伟。
左智伟发展了极具挑战性的惰性碳-氢、碳-碳键光催化转化新模式和新反应过程。
3. 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生命科学奖获奖人两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璞和清华大学副教授葛亮。
高璞在异常核酸的免疫应答基本原理和新型核酸修饰及切割工具开发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葛亮揭示了重要蛋白非经典靶向通路和一种新型蛋白质聚集体自噬降解通路。
4. 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地球科学奖获奖人两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敏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晏宏。
王敏基于新的化石发现与分析研究,为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
晏宏提出热带辐合带(ITCZ)不仅存在南北摆动模式,还存在收缩/扩张模式的新假说。
5. 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获奖人一位,是清华大学教授朱军。
朱军提出了大规模扩散概率模型的高效机器学习算法,有效提升了图像的生成速度和质量。
6. 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技术科学奖获奖人两位,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苏植和燕山大学教授赵智胜。
李苏植阐明了固体界面/内摩擦行为的微观机理,为大幅度调控摩擦和力学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赵智胜揭示了石墨到金刚石的直接相变机理,创制了石墨-金刚石共格界面的新型杂交碳材料。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