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佳欣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4/6/23 8:58:37
选择字号:
恢复端粒酶“年轻”水平——激活关键分子靶点可逆转衰老特征

 

科技日报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员证明,在临床前模型上进行的试验中,通过治疗手段恢复端粒酶特定亚基的“年轻”水平,可以显著减少衰老的迹象和相关症状。如果这些发现在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可能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心脏病和癌症等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细胞》杂志。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可以恢复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生理水平。这种酶通常在开始衰老时受到抑制。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维持TERT水平可逆转衰老的特征。

研究人员对超过65万种化合物进行了高通量筛选,发现了一种小分子TERT激活化合物(TAC),它通过表观遗传解除TERT基因抑制,恢复年轻细胞中的生理表达。

在相当于75岁以上成年人的临床前模型中,TAC治疗6个月后,海马区(记忆中心)形成新的神经元,认知测试的表现得到改善。此外,参与学习、记忆和突触生物功能的基因增加。TERT能与调控各种基因的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并控制其活性,这与TERT的能力表现一致。

TAC治疗还显著减少了血液和组织样本中的炎症,并通过抑制关键衰老因素p16基因消除了衰老细胞。在这些模型中,TAC改善了神经肌肉功能、协调性、握力和速度,逆转了肌肉减少症——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肌肉质量、力量和性能自然变差的疾病。

此外,在人类细胞系中,TAC增加了端粒的合成,减少了端粒上的DNA损伤信号,并延长了这些细胞的增殖潜力,证明了TAC在体外人类模型中的活性。

衰老的标志之一是端粒逐渐缩短。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帮助维持染色体稳定。当端粒变得非常短或发生改变时,就会触发持续的DNA损伤反应,这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而端粒酶是一种蛋白质复合体,负责合成和延长端粒。此次的研究正是针对端粒酶的“活力恢复”展开的,目前临床前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不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估其安全性和活性。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