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16 18:21:57
选择字号:
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活动举办

 

6月15日,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中国林学会秘书长文世峰、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等出席本次活动,并在启动仪式上与少年儿童代表共同浇灌“荒漠绿洲”,寓意携手青少年共同为荒漠化防治贡献力量,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供图

在“走近荒漠”中科馆大讲堂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卢琦作《中国的荒漠和绿色万里长城》讲座,带领观众了解荒漠的基本特点,以及我国为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所采取的措施;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刘芸芸为公众介绍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的科学应对方案;全国林业英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党支部书记郭万刚讲述了一代代治沙人将漫漫黄沙变成“绿色银行”的感人治沙故事。

展厅还开展了“荒而不芜的荒漠”“沙尘暴伸冤记”等荒漠化防治自然教育科普活动。青少年在有趣的动手活动中,认识了各类荒漠种子,懂得了沙尘暴这一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和沙尘暴的优劣势。活动也引导青少年认识荒漠化防治,发现荒漠的真善美,持续关注并参与荒漠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本次活动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中国林学会和北京林业大学承办,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普中国、光明网支持协办,为广大公众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走近荒漠”的科普之旅。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