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7 18:51:49
选择字号: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广东选拔赛举行

 

5月31日至6月2日,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广东选拔赛(以下简称广东选拔赛)在广东科学馆举行。经过两天的激烈比拼,大赛评出各项目组别的一、二、三等奖,并择优推荐队伍代表广东参加今年暑假举办的全国赛。

本次赛事重点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设立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个项目,分为“人机协作”“未来校园”“未来太空车”三大命题,要求青少年重点关注前沿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应用与普及,考查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

  ?

比赛现场。广东省科协供图

自1月启动以来,广东选拔赛便得到了全省各地市中小学校的积极响应,共600多支队伍近2000名师生报名参加。经过专家初评和地市选拔,87支队伍共计200多名师生脱颖而出入围复赛。

其中,创意作品——人机协作(大学组)的作品构思巧妙,极富创意。选手们通过人机协作,用创意+人工智能,解决了一个工作难题或者生活烦恼,使工作更便捷高效。通过选手们5分钟的演示介绍,以及5分钟的回答评委提问,最终,《生成式监测预警养殖产业技术创新开拓者》《“竹”梦之旅——基于视觉、激光检测的竹筒去青开片一体机》和《AI智能水下机器人》获得一等奖。

创意作品——未来校园(中学组)的竞争也很激烈,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校园里的不足之处,开动脑筋,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最终,《未来校园智慧食堂》《校园安全智慧徽章》和《残疾人士口腔操控鼠标》在17项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一等奖。

  ?

比赛现场。广东省科协供图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梁浩、关鑫、吴文深和古济铭同学向评委们展示了他们的作品《“校园一表通”智能手环》;就读于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中学的柯钦舰、周泽慧和刘禹希凭借作品《御火飞鹰火情侦察控制先锋队》获得了三等奖。

“参赛的初高中生,他们的思考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确实让我很惊喜。他们能够观察到校园里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用技术去解决。同时运用前沿的高新技术,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来完成作品,非常优秀。但有个别的项目在功能上面还可以进一步优化,让作品更加实用和方便操作。”评委黄晓红说。

据了解,由中国科协主办的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已成功举办10届,是青年科技赛事的一项全国性品牌活动。广东选拔赛由广东省科协和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广东省科协事业发展中心承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老化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转向单陀螺仪操作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