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英剑 来源: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6/1 21:20:10
选择字号:
如何避免同行评议中的恶意评审

 

文 | 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近期,某高校教授指责自己所指导博士生的论文遭到外审专家的“恶意评审”。该事件使得“同行评议”制度又一次引发学术界的关注与热议。

对此,我们不妨看看同行评议的缘起与发展、引发争议原因之所在,以及我们该如何弥补其不足之处。

同行评议的缘起

所谓同行评议(peer review),是指由一个或多个与作品生产者或制作者具有相似能力的人对作品进行评估的行为。专业同行评议侧重于专业人员的表现,旨在提高质量、维护标准或提供认证。
作为相关领域专业的合格成员进行自我监管的一种形式,同行评议的概念由来已久。但作为一种正式的学术评审机制,其起源于17世纪的科学革命时期。
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本科学期刊《哲学会刊》。其编辑亨利·奥尔登堡首次引入同行评议的基本概念,通过咨询学会会员评审投来的稿件。
如果说17世纪是同行评议的萌芽阶段,那么至18世纪,随着更多科学学会的成立和科学期刊的出版,同行评议已经逐渐成为科学出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至19世纪,同行评议已经制度化。在此期间,同行评议逐渐成为科学出版的标准程序。各国的科学期刊和学会开始系统地采用同行评议机制,以确保发表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
20世纪,现代同行评议体系得以确立,并随着科学研究的专业化和学科分化而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化。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研究的迅猛发展和科研成果的激增,使得同行评议成为保障学术质量和促进科学交流的关键机制。
至本世纪,同行评议进入了数字化与开放获取的阶段。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同行评议也经历了数字化转型。在线提交和评审平台的出现,使得评审过程更加高效、透明,开放获取和出版后同行评议等新形式也开始兴起。

同行评议何以成为常规

当下,专业同行评议在医疗保健领域很常见,通常被称为临床同行评议。此外,该领域的同行评议活动通常按临床学科划分,因此还有医师同行评议、护理同行评议、牙科同行评议等。其他专业领域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同行评议过程,如会计、法律、工程(如软件同行评议、技术同行评议)、航空等。
学术同行评议(被称为审稿)是由同一领域的专家(同行)对研究人员的方法和研究结果的草稿进行评议的过程。同行评议广泛用于帮助学术出版商(即主编、编辑委员会或程序委员会)决定是否应接收该作品、修改后认为可以接收或拒绝在学术界正式出版。如果作者身份不互相透露,该程序被称为双重匿名同行评议。同行评议通常被认为是学术质量保障的必要环节,并且被大多数主要学术期刊所采用。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同行评议已经成为科学界和学术界公认的审核制度,甚至成为一种固定的审核制度。究其原因,在于其积极意义与正面价值。
首先,保证研究质量。同行评议通过专家的严格审查,筛选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确保科学文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其次,促进学术交流。评审过程中,评审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作者改进研究设计和论文写作,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再次,发现和纠正错误。同行评议能及时发现作者研究中的错误和不足,防止不准确或不可靠的研究成果被传播和引用。
最后,彰显公平和公正。通过匿名评审和多重审查机制,同行评议旨在减少偏见和利益冲突,保证评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同行评议中何以存在争论

同行评议的正面价值与意义不言而喻,但其引发的争论也几乎从未间断过。人们的负面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评议具有主观性。同行评议依赖于评审者的专业判断和主观意见,对同一研究,不同评审者可能有不同评价,导致评议结果的变异性。
二是时间和效率问题。评议过程往往耗时较长,可能延误研究成果的发表和传播,影响科研进程。
三是匿名性问题。虽然匿名评议旨在减少偏见,但有时也可能遭遇评审者不负责任的批评或不公正评议。
四是可能有碍创新性研究。某些情况下,同行评议可能对创新性或颠覆性研究持怀疑态度,从而阻碍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发布和传播。
五是增加评审者负担。随着科研成果的数量不断增加,评审者面临的工作负担越来越重,可能导致评审质量下降。
当然,有时某些同行评议的反馈意见很肤浅,例如仅指出简单的语法问题。人们认为,有意义的同行评议应包括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观点,并指导作者实现其写作目标。

恶意评审为哪般

虽说同行评议是确保研究质量和学术诚信的重要环节,但学术界也时常出现恶意评审情况,这对研究者和学术进步都是有害的。恶意评审通常表现为不公正的批评、无依据的否定,或者因为个人利益或偏见而对研究进行不公正处理。
正因如此,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一直倡导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在我看来,当下的同行评议制度中,无论是博士论文外审还是教师职称晋升,之所以会出现恶意评审,或者恶意评审能起到否决作用,原因有二。
第一,同行评议人员不够广泛。10年前,我在美国哈佛大学做高级研究学者时曾专门研究过这一问题。
在哈佛,一名教师晋升教授,要“过五关斩六将”,特别是其所在院系的系主任会向10~20所甚至更多名校的系主任或专家发出邀请,请他们评审晋升人员的学术水平。其中一个问题是——此人的学术水平能否在全球同领域的同龄学者中排名前五,并将此问题的答案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当然,哈佛的要求很高,其他高校很难效仿,但他们进行如此广泛的同行调查,而非仅参考一两名专家的意见,显然会得出一个更客观的结论。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同行评议权重不一。在不同的评审中,同行评议制度发挥着不同作用,但总体而言,同行评议应该占据大体相同的权重。但目前的情况是——有时一位同行评议的结果就具有决定性作用。
比如很多高校规定,在学位论文评审、刊物文章发表中,如果多位专家中有一位投反对票,便具有“一票否决”的决定性作用。让一位专家的否定性意见决定一篇学位论文或一位晋升者的生死,却无视其他多位专家的意见,这极不合理。
在我看来,以教师晋升的职称评审为例,一项好的同行评议制度可分为四个级次:第一,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评议;第二,学院一级学术委员会的评议;第三,学校学科组的评议;第四,学校学术委员会或称大评委的评议。
这四级评议制度是同行评议制度的组成部分。不能过分强调任何一个方面或一级评议。每个层级都要有权重,有平衡。这其中,既要重视第一层级的专家意见,让其在此后的三级评议中继续发挥作用,也要防止这一层级的权力过大,由这一层级决定并主宰后三个层级的评审意见。

避免恶意评审的制度性规则

我们该如何看待恶意评审呢?
对于该现象的存在,我们首先要理解并正视。在认识到恶意评审是同行评议过程中潜在问题的同时,要将其与建设性批评加以区分——评审意见中有建设性的批评是正常且必要的,但恶意评审往往缺乏建设性,甚至可能基于个人成见或竞争关系。
此外,我们还要有相关的心理准备与应对策略。面对潜在的恶意评审时,研究者应具备良好的心态,并学会理性对待批评,筛选出有价值的反馈。
那么,学术界如何做才能避免出现这种恶意评审?
一是提高透明度。比如采用双盲评审等多种评价制度,尽量减少个人偏见的影响。再比如采取开放获取方式。该方法虽有争议,但有助于提升学术评议的透明度。
二是明确评审标准。期刊和会议应制定明确的评审标准,确保评审者依据客观标准进行评议,而非基于个人偏见。
三是对评审者进行培训,以期提高他们的评审能力和职业道德,减少主观偏见和恶意评审的可能性。
四是建立多重评议机制,邀请多位评审者对同一篇稿件进行评议,避免单一评审者的意见过度影响最终决策。同时,编辑可以对评议意见进行综合评估,以避免恶意评审对结果的决定性影响。
五是重视评审者的责任与反馈。评审者应对其评审意见负责。如果作者对评审意见提出合理质疑,编辑部应进行调查并给予反馈。必要时,需对恶意评审者进行处理或剥夺其评审资格。
六是利用技术手段。采用自动化系统对评审意见进行初步筛选,检测是否存在明显的不公正或恶意评审倾向。
总之,尽管存在一定争议,但同行评议在保证研究质量、促进学术交流和发现错误方面仍具有重要的正面意义和价值。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出版方式的发展,同行评议也在不断演变和改进。未来,通过不断优化评审流程和引入新的评审模式,同行评议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可以实现进一步提升。
《中国科学报》 (2024-05-28 第2版 大学观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研究阐述钙钛矿量子点最新进展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