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26 21:47:39
选择字号:
2024四川省科技活动周暨蓉城科学之夜开启

 

5月24日,2024四川省科技活动周暨蓉城科学之夜启动仪式(以下简称启动仪式)在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举行。即日起,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主题,2024成都市科技活动周将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开展200余场特色科普活动,让全市市民畅享科普盛宴。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来自“人造太阳”“拉索”、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等“国之重器”的10个创新团队亮相,分享他们的创新故事,成为科学之夜“星光大道”上最闪亮的明星。

谈及科学研究的秘诀,中国科学院院士、“拉索”首席科学家、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主任曹臻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持之以恒无疑是其中的关键。科学研究需要不断探索、发现和追求创新,而这往往需要长时间地投入和坚持。只有持之以恒,我们才能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科研机遇,取得重要的科学发现。”曹臻同时谈到,要想在科学研究中持之以恒,需要具备信念、兴趣和使命感。这些内在动力能够驱使科学家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下去,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活动上,曹臻也与公众分享了拉索在探索宇宙线上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展望。他表示,科普工作同样需持之以恒,科学的目标在于改善对世界的认识,丰富大众的科学知识,而科学普及就是要将科研成果分享给全人类,最终将改变人类生活,让科学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本次启动仪式,还设置了纪念“两弹元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特展-科学家精神展、“向‘新’而行”—重大科技成果展、“发现科学之美”—科技与艺术融合展、“创新未来”——科技创新成果展、“科普之光”—优秀科普作品及民族科普作品展、“创意SHOW”—优秀科普文创产品展等多个展览,全方位展示科学魅力。

活动中,“向‘新’而行重大科技成果展”首次向公众揭开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2楼展区的“高能”面纱,包括新一代“人造太阳”“华龙一号”等“国之重器”,首次面向公众全面亮相。

而在首次亮相环节中,“人造太阳”“华龙一号”等多个创新成果的科研团队,还首次“登岛”化身科普讲解员,为现场的学生代表们普及这些先进成果背后的创新技术与硬核突破。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