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张金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26 10:04:02
选择字号:
世界最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鄂州侧主塔成功封顶

 

日前,由湖北交投投资建设、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湖北省燕矶长江大桥鄂州侧主塔率先完成封顶,为后续主桥上部结构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燕矶长江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同时也是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缆双层钢桁梁悬索桥,项目全长约26千米,大桥主跨1860米,上层为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下层为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由于受航空限高的影响,大桥主塔高度仅有184米,主塔受力要求高,因而大桥主塔壁厚是寻常跨长江大桥的2倍,达到4米。

  ?

燕矶长江大桥鄂州侧主塔。受访单位供图


燕矶长江大桥鄂州侧主塔位于襄樊-广济地质断裂带边缘,其中8根桩基穿越断裂带。地质断裂岩石带具有软硬不均的特点,其中上部地层为糜棱岩,软烂多空洞,在这种断裂带地层上打桩相当于在“豆腐上插筷子”;而下部地层由于受板块挤压影响,岩石强度随着深度从30兆帕飙升至120兆帕,相当于在地底“切钢片”。为攻克这种特殊地层桩基成孔难题,建设团队使用了国内最大的SWDM1200型旋挖钻,并针对钻具进行了创新改造,研发出“混凝土回填造壁+超级旋挖钻+特殊改制钻头”的分级钻进工艺,最终成功攻克地质“拦路虎”,为大桥夯实了“底盘”。

燕矶长江大桥积极推动桥梁的智能化建造,为实现项目管理高效协同,重难点工程“可视、可测、可控”,项目团队搭建了“数智燕矶”平台体系,它以“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为路径,打造了集生产监控、远程集控、指挥调度、综合决策功能为一体的可视化指挥中心,实现了项目信息的一图总览、一屏统管、一键指挥。施工人员在大桥内部铺设了总长度达42公里的冷却水管,并研发出智能温控系统,严格控制混凝土从入模到浇筑的温度,做到全过程防裂管控,实现了主塔混凝土“0”开裂。

“得益于近年来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十四五以来,国内桥梁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而我们燕矶长江大桥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智能建造为突破口,取得不错的成绩,后续我们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深化新思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提高桥梁工程建养质量,促进桥梁技术的进步和创新。”项目负责人吴小斌表示。

据悉,作为串接鄂州和黄冈沿江发展轴,对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的重大交通项目,燕矶长江大桥建成后将有助于区域打造“公、铁、水、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武鄂黄黄”都市连绵带一体化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