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凌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25 17:11:00
选择字号:
2024全球罕见病科研论坛在沪举办

 

5月23日至5月25日,2024全球罕见病科研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罕见病科研及转化医学大会在上海举办。大会会期两天半,设有20个专场和若干专题会、卫星会,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共话罕见病科研与转化医学。

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目前,全球已知罕见病超7000种,但仅不到700种有治疗药物,超过94%仍无有效疗法。本届大会旨在围绕罕见病基础研究、基因与细胞治疗、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临床研究、药物研发、国际科研合作等多个主题进行分享交流,报告罕见病科研最新进展与原创性成果,展示罕见病研究的中国力量与国际视野。

开幕式上,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袁正宏致辞表示,罕见病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已经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希望借助此次大会,与世界和中国同道们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推动罕见病科研事业发展,造福罕见病群体。

国际罕见病研究联盟主席,Sanford Health创新与研究部主管David Pearce表示,希望帮助每一位罕见病患者,通过对不同主题的讨论、加强加快患者诊断。全球的任何一个罕见病患者都不应该被遗忘,希望借助此次会议,与业内同道共襄盛举。

“我本人是罕见病患者,过去16年一直在推动中国罕见病服务及行业发展。”会议主办方代表、瑞鸥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始人黄如方呼吁,全球应加强合作,共同攻克罕见病带来的医学挑战。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罕见病科研和医学转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开幕式设置“瑞鸥公益基金会科学顾问委员会成立仪式”,首批16位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获得聘书。

据了解,本届大会由瑞鸥公益基金会、国际罕见病研究联盟、复旦大学主办,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蔻德罕见病中心联合主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