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19 14:43:39
选择字号:
走进“蘑”法世界 与植物对话

 

“‘红伞伞,白杆杆’就是有毒的蘑菇吗?” “什么样的蘑菇会见到‘小人人’呢?”5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上,公众玩得不亦乐乎,通过采蘑菇的互动游戏,识别哪些是有毒蘑菇、哪些蘑菇可以食用。

公众热情参与互动游戏。昆明植物所供图

本次公众科学日以“‘蘑’法世界 植物对话”为主题,设置了“蘑”法世界科普讲座、种子盛宴展、兰科石斛属植物主题科普讲座等形式多样的精彩活动,公众在互动游戏中,探究炮弹果、猴欢喜、相思子这些奇异的果实和种子长什么样,用显微镜探索植物化学的微观世界。

植物无法像动物一样奔跑,那么它如何趋利避害呢?公众走进实验室,通过科普讲解与操作体验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家带大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拟南芥对损伤刺激的钙离子响应,并肉眼观察植物保护素在紫外光下发出荧光,了解到原来植物也“身怀绝技”。

公众走进实验室,与植物开展“对话”。昆明植物所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老化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转向单陀螺仪操作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