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昊昊,屈慧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16 15:04:21
选择字号:
《中、欧国际近视手术大数据白皮书2.0》发布

 

5月12日,爱尔眼科联合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传播与促进专项基金、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中南大学爱尔眼科研究院、爱尔数字眼科研究所发布《中、欧国际近视手术大数据白皮书2.0》(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基于2021年至2023年间,涵盖中国、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5个国家,年龄跨度18岁至85岁,共110多万名患者、超219万眼的近视手术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中、欧近视手术现状的多维度特点深度剖析,以更好地让全球近视人群通过先进技术拥有优质视觉体验。

2023年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千人中有0.7人进行了近视手术,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为每千人中1.5人进行近视手术。虽然相比2021年中国千人近视手术量(0.7人)有所提升,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近视手术率仍然较低。相较之下,2023年美国、欧洲、韩国千人近视手术量分别为2.2人、2人、6.3人。

《白皮书》显示, 从年龄分布看,中国的近视手术人群平均年龄为24.7岁,以20岁以下人群为主,手术高峰期在夏季;而欧洲的近视手术人群平均年龄为32.8岁,以25岁至29岁职场人士为主,手术高峰期在春秋季。这一差异反映了中、欧近视手术人群的临床现状,其中中国的手术需求部分源于职业要求,而欧洲人则倾向于利用假期进行手术。

  ?

中、欧近视手术人群构成-年龄分布特点。主办方 供图


《白皮书》揭示了中、欧近视手术人群的性别、度数分布等特点。性别方面,中国25岁以下人群中,选择近视手术的男性占比较高;而25岁以上,则女性选择手术的比例更高。相比之下,欧洲各年龄段选择近视手术的男女比例较平均。

术后视力是衡量手术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白皮书》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里,在中国,ICL晶体植入术、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MILE全飞秒激光手术的术后6个月裸眼远视力均值,分别为1.12、1.14和1.16。各术式近视人群术后屈光度日趋稳定,表明这些手术方式能为患者提供长期稳定的视力改善效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