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复旦大学 发布时间:2024/3/24 14:24:38
选择字号:
“走在气候行动最前线”的复旦“80后”

 

今年的3月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走在气候行动最前线”。在复旦大学,有一群“80后”科研人员,运用各类前沿理论和工具,走在大气与海洋研究最前线。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研究员陈国兴通过训练神经网络,预测云在不同条件下的分布情况,进而更加准确反映云对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联合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基于学校自有的云上科研智算平台CFFF,训练出拥有45亿参数的伏羲气象大模型。这一模型能成功预报未来15天的全球天气,每次预测耗时3秒以内,是复旦AI for Science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雅鲁藏布江河谷是南亚空气输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研究员赵德峰曾带领学生们前往西藏林芝,记录当地大气气溶胶(PM2.5)的特征。为深入了解PM2.5对大气的影响,赵德峰将带领团队前往云层密布的区域,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观测,为认识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和环境效应及政府部门制定减排方案提供参考。

赵德峰课题组在林芝地区开展野外观测和大气采样 图片来源于复旦大学

气候研究需要预测的时间周期更长,需要关注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副教授周震强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的指导下,发现2020年夏季长江流域的“超强梅雨”事件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秋季的印度洋偶极子事件,而不是像往常一样主要受到太平洋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为东亚夏季降水带来了新的可预测性。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陈长霖和团队走过了一条自主研发海洋观测仪器的道路。他们研发出了一款智能化海气界面浮标,具备海洋-大气多参数同步采集能力,并借助国产卫星传输数据,整链路完全自主可控。陈长霖长期关注如何预测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正在探索不同海区的海平面涨幅会不一样的原因,并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研究员姚波采用了一种新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通过监测大气里温室气体的浓度,结合大气传输模型,反演这些气体的量以及来源。此外,姚波带领联合研发团队开发的监测系统能够准确监测到大气里浓度仅为万亿分之一的温室气体,为含氟温室气体的减排提供了有力支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