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田珺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3/7 16:45:55
选择字号:
刘晓艳代表:加强生物农药领域科技成果产权保护

 

“微生物农药是生物农药产业中品种最多、应用最广泛的种类,也是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较多漏洞的领域。近30年来,我国微生物领域科技创新势头迅猛,但在关键核心资源、技术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晓艳说。


刘晓艳代表。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供图

据了解,我国生物农药年产值约30亿元,市场增长速度已超过传统植保产品,未来市场空间十分巨大。我国在生物农药新品种研发方面,也具有很大国际优势——2022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保藏专利培养物最多的国家。

“在微生物菌种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虽有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但因为微生物菌种容易复制和流失、同一物种不同菌株的生产性状差异明显,开展微生物菌种产权的有效保护仍是难题。”刘晓艳告诉《中国科学报》。

“由于微生物菌种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相关企业从事前期菌种研发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导致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的原因之一;此外,知识产权方面的维权工作也比较困难。因此亟需针对微生物资源知识产权开展有效保护开展工作。”刘晓艳表示。

因此她建议,加强建设具有专利菌株保藏资质,并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目前我国具有‘布达佩斯条约国际保藏单位’资质的保藏中心仅3家,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均满足不了生物农药领域微生物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刘晓艳说。

她建议,优化完善专利微生物菌株提交资料及专利授权前的查重技术手段。明确在向具有专利保藏资质单位提交专利菌株申请时,同时提交微生物菌种资源及其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并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查重依据。

她还建议,加强具有生物信息学或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专利审查人才队伍建设。专利审查专业性极强,专业型人才可以保障真正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的专利获得有效保护。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