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2/21 15:46:59
选择字号:
我国“地标生境”技术将助力联合国粮农组织 “一国一品”全球行动

 

2月19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第37届亚洲与太平洋区域部长级峰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就“优质地理产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下简称“地标生境”)方法与技术支持粮农组织2021年启动的绿色农业旗舰项目“一国一品”的合作签订谅解备忘录。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表示,本次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树立了中国科研机构与粮农组织新一轮高端合作的里程碑。双方将在未来几年里,就数据与知识开放共享、“地标生境”技术转让、能力建设以及全面服务于全球和区域粮食安全、消除饥饿、贫困、共同发展等方面开展“接地气”的合作。

据悉,2021年,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联合中国地理学会等单位启动了“优质地理产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021-2030十年行动计划”,旨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和探讨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方法、路径和解决方案。同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发起“一国一品: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全球行动”倡议,以打造更可持续的粮食价值链,帮助小农和家庭农户改善创收能力和生计,减少使用化学投入品,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023年8月,在浙江省湖州、江苏省丰县和北京市举办的“2023国际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和“地标生境”技术应用研讨会上,来自亚太地区孟加拉等5个国家的农业官员和专家,针对“地标生境”和“一国一品”项目实施和合作开展了经验交流、产品联展和技术转让的研讨。“地标生境”被粮农组织评选为亚太地区“好实践”案例并作为“一国一品”项目实施的重要科技支撑。

据悉,“地标生境”是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以开放科学为基础、以地理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为支撑、以案例作为建设工程、将标准规范和地理文化传承贯穿始终的多方合作体系,是一个可复制的、体现地理产品价值链的、融科学、技术、工程、管理、文化为一体的工具包。“地标生境”打通了地理产品从原产地生产、存储、加工、市场到终端消费,以及从地理基因挖掘、区域品牌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乡村基层工程实施到国际推广应用的高质量发展的双轨实施链条,为粮农组织“一国一品”项目攻克已久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目前,“地标生境”已被纳入到国际科学理事会(ISC)世界数据系统(WDS)的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世界数据中心为信息基础设施和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先后二次获得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奖。目前在中国11个省(区)开展的17个“地标生境”案例中,均在不同程度上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谅解备忘录由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生林和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jong-jin Kim签署;不丹农业与畜牧业部部长Younten Phuntsho、巴布亚新几内亚农业与畜牧业部部长Brown Konabe、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Beth Bebthodol、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代办朱彦伟,以及“地标生境”专业科技服务团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粮农组织“一国一品”亚太区域组织组副主席刘闯参加了签约仪式。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