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世界学术中心:形成与转移”研讨会暨《学术的中心:英法德美》中文版和《观念与文化:德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布会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办。
《学术的中心:英法德美》中文版和《观念与文化:德国高等教育研究》。北京大学供图
?
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办,邀请教育学、科学史和物理学等领域的八位专家发言,吸引近300人线上线下参与。会议正式发布了《学术的中心:英法德美》中文版和《观念与文化:德国高等教育研究》两本书。
会议的上半场聚焦学术中心的形成规律及其整体性探讨。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叶赋桂阐释了学术从个体化到组织化的历史演变,强调大学作为公共机构在知识生产与社会服务中的核心作用,为理解学术中心的制度基础提供了理论框架。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李新征以德国学术体系为例,指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是学术中心得以维系的关键,若两者分离将削弱其持续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孙烈提出,学术中心的形成和转移需结合社会、文化、知识结构及国际竞争的动态变化进行多维分析,批判了“科学中心转移”单一线性叙事的局限性。
下半场的讨论围绕各国学术中心演变及其挑战展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认为,学术中心的形成和存在有赖于几代人的代际传承和持续努力,但德国的学术传承链因纳粹执政而导致一流学者大量流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施晓光指出,美国学术中心地位的形成,源于教学与科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合作与竞争的有机结合,这展现出鲜明的自主性、创新性、多元性和开放性。
日本广岛大学教授黄福涛从诺贝尔奖视角剖析日本学术体系的局限,认为历史与制度障碍、获奖领域局限性与国际化不足、资金与政策支持不足、人口与社会挑战、学术自由制度化不足等问题,使其难以跻身全球学术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卞翠通过“双轨制”的视角指出,尽管法国在国际科研竞争力、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依然表现出色,但其学术中心地位仍有待进一步确证与发展。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沈文钦展望了我国迈向学术中心的路径,指出中国在科研投入和科研成果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进步飞速,但未来仍需进一步优化学术生态、推动制度创新与加强国际学术流动,以提升中国在全球学术体系中的话语权。
本次研讨会为学术中心转移的历史与现实提供了新思路。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应立足本土、借鉴全球经验,通过深化国际合作与知识创新推动中国模式优势凸显与多中心格局的形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