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2/5 20:17:09
选择字号:
我国成为首个建成全域高精度数字土壤大疆域国家

 

12月5日,正值第十一个世界土壤日,《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在北京举行的“赓续四十载,再‘普’新篇章”主题活动上正式发布。这使得我国成为全球大疆域国家中,首个建成全域具时间序列高精度数字土壤的国家。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办、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协办。

《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       中国农科院供图

  ?

《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以下简称“数据集”)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土壤资源与质量状况的基础科学巨著。全集共25卷,2751万字,4500余幅图,总计1万多个A3版面页码,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数据集以分县土壤图和土壤剖面理化性状表形式,提供了我国各地详尽的土壤资源与质量科学数据;收入了全国2200多个县6万3千多个土壤剖面的分层理化性状数据。

各卷主要含分县土壤类型图、主要土壤类型说明、土壤剖面点分布图与土壤剖面理化性状表、分县中心区气候特征值;同时还含有全国和各省的土壤图、土壤有机质含量图与地势图,便于读者在全国、省级和县级不同视角和尺度上,了解土壤资源与质量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了解土壤类型、土壤肥力与气候条件、地势、地貌之间的相互关联。

《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发布现场。中国农科院供图

  ?


编入数据集的分县土壤图与土壤剖面理化性状表主要源于对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二普”)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提取与汇总。土壤二普首次在全国范围进行了较高密度的土壤采样化验,开启了我国用土壤理化性状量化指标描述土壤资源与土壤质量状况的时代。但受历史条件限制,土壤二普调查结果主要为纸质图件、非正式出版铅印或油印资料,份数少且由各地自行保存。随各地机构等变动,资料损毁严重。

这项工作于1999年启动,历时25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全国20余个国家级及省级土壤、测绘等专业科研单位参与。项目团队对各地分散存留的高精度土壤调查成果进行抢救性收集与整理,数据集收入的土壤质量数据是我国最早的、具现代科学意义的土壤质量起始点数据,使各地对土壤过程可上溯至上世纪80年代,对了解土壤与环境质量演变极其重要。

国际上将对异源土壤调查结果进行时空整合列为当今国际土壤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虽然世界各较大疆域发达国家完成多次土壤调查,但其土壤时空大数据的构建及再表达进展缓慢。研究团队经20多年探索,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制图学、3S技术与土壤学方法融合,首创以智能设计为核心的土壤时空大数据整合、表达方法。以智能流程替代人工流程,科学目标实现率超过99.9%,工程效率提高千倍。

据悉,数据集与高精度土壤时空大数据已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等国家重大任务提供科技支撑,提升了我国科学研究基础数据条件。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沈其荣,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彤分别高度评价《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认为该数据集凝聚了我国几代土壤科学家的心血,是对我国宝贵的历史土壤调查资料的抢救性保护的标志性成果。数据集的出版将提升我国土壤科学研究基础数据条件,助力推动地学、环境、农业、经济科学等研究领域的创新研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生物多样性保护只看物种丰富度,可行吗? 秦岭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
迄今最大猪笼草之一现身婆罗洲 地球多了个临时的迷你月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