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获悉,近日,正在执行援疆任务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副教授唐启彬、麻醉科副教授彭俊带领团队为新疆小伙图尔逊(化名)开展了长达10小时的手术,顺利摘除腹腔内20余个肿块。这是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地一院)首次诊治情况如此严重的包虫病患者。
手术现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供图
?
据介绍,新婚不久的图尔逊今年32岁,两个星期前反复地出现腹部疼痛不适,遂到当地医院接受了腹部CT检查。检查结果把接诊医生吓了一跳:只见图尔逊的腹腔中有大大小小20余个肿块,最大的位于左上腹脾门区,长径近20厘米。肝脏上最大肿块直径也将近15厘米,其它的肿块大小不一,分布在腹腔各处。
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考虑图尔逊患上了腹腔多发包虫病,且已累及肝脏、胰腺、脾脏、胃、肠道等多个脏器。由于情况非常严重和复杂,图尔逊来到了喀地一院肝胆胰腺外科寻求帮助。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喀地一院肝胆胰腺外科的医生也是从未遇到。正在喀地一院肝胆胰腺外科执行援疆任务的唐启彬带领胆胰外科的医生与麻醉科的彭俊反复进行病例讨论,商讨最佳的治疗方法。最终达成一致:为图尔逊进行手术,尽量切除腹腔的肿块。
麻醉团队为手术全程护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供图
?
11月25日,唐启彬带领喀地一院肝胆外科医生团队为图尔逊实施了手术,由于手术时间长、牵涉器官多、手术风险高,彭俊带领麻醉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预案制定,为手术保驾护航。手术历时10余个小时,切除了脾脏、胰体尾、部分肝脏,摘除了腹腔大大小小近20个病灶。在唐启彬精湛的手术操作和彭俊精准的麻醉配合下,手术过程非常平稳。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预防是肝包虫病防治的关键,这种疾病主要是经粪口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唐启彬表示,肝包虫病是牧区较常见的寄生虫病,也称肝棘球蚴病,是棘球蚴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或其他动物的脏器内引起,是一种由动物传染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据介绍,肝包虫病在中国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的新疆、青海、西藏等西北地区。犬类动物是它的终末宿主,成虫寄生在狗的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常粘附在狗、羊的毛上。人在接触狗的粪便或牛羊的皮毛后,要立刻洗手,并养成进食前常规洗手的习惯,食物要清水洗干净再进食,这样便可以大幅度降低被感染的几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