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1/13 15:23:54
选择字号:
张焕乔: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

张焕乔(1933—)

1933年12月23日生于重庆。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教授、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事中子物理、裂变物理和重离子反应的实验研究。获得1991年吴有训物理奖和2004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励。2009年被载入《共和国功勋人物志》;2020年获得核工业功勋奖章。

①张焕乔(右)看望何泽慧先生时合影。

②张焕乔在意大利LNL串列加速器上准备实验。

③张焕乔在做实验。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焕乔于1933年12月23日出生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一个小乡村,少年时代就喜欢寻根溯源,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张焕乔在偏僻的乡村小学毕业后,又在重庆市树人中学先修班补习了一年,1946年考入重庆巴蜀中学。在中学学习的6年,他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也感受到数理化的“硬核”有趣。1952年,张焕乔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1955年为了适应国家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需要,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师从胡济民、朱光亚等一代名师。1956年毕业至今,他一直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从事核物理研究工作,得到了钱三强、戴传曾、何泽慧等科学家的指导。其间,他曾于1958年10月至1960年1月,在苏联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实习期间师从M.彼伏日涅耳教授。

张焕乔的研究历程,主要分三个阶段。1956年9月—1960年9月,从事基于核反应堆的中子物理研究;1960年10月—1982年1月,从事裂变物理研究;1982年2月至今,专注重离子核物理研究。

今天,钩沉湮灭的历史记忆,让我们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坚守一线,成果卓著

张焕乔是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他热爱祖国、事业心强、学术思想活跃、学风正派,他讲求学术道德规范,工作踏实,重视培养青年人,在中子物理、裂变物理和重离子物理等方面均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贡献,在物理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性成果。

张焕乔一直在科研一线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先后承担了核武器研制所需的第一批中子数据-重核对裂变谱中子的平均截面测量、核武器点火中子源所需的异性α源强度测量,生产堆用国产石墨性能检验,核武器小型化所需239Pu的快中子裂变瞬发中子平均数测量和为1966年两次核试验燃耗测定现场取样铀含量的测量等任务,为核武器研究提供了高水平的数据。在基础研究方面,他早期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中子晶体谱仪和中子衍射仪,发现了压电振荡石英单晶中子衍射增强现象,并对此作出了合理解释。其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成果“在外电场作用下某些单晶的中子衍射强度异常增大现象的发现”,获得了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在裂变中子数及其与碎片特性的关联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其中252Cf自发裂变平均瞬发中子数测量值是国际上这一重要初级标准中精度最高的四个数据之一,使我国在这方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1991年,他获得吴有训物理奖。

上世纪80年代,张焕乔转入重离子物理研究。在串列加速器上开创了重离子垒下熔合裂变反应的碎片角分布研究;发现了碎片角异性的两种异常现象,在实验中找到垒下熔合裂变的入射道效应,提出预平衡裂变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碎片角异性的异常,该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重视和评述。该成果获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探微赜奥,穷理尽性

张焕乔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放射性环境下进行的工作,有的是重体力活,比如搬铅砖、搬水泥块、搬石蜡块,他都抢在前。当时发生了一次239Pu污染事件,整个实验室和科研人员身上沾满了污渍,包括工具、被子、饭碗以及实验室顶部都有,张焕乔和大家一起清洗。大家跪在地上,用洗涤剂擦洗,整个去污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月。在实验过程中,张焕乔亲手抽真空,在有限条件下获得高真空水平,把靶心位置定得很准、实验条件了解得特别清楚。对于张焕乔来说,工作上事无巨细,每个环节都亲自做,他感到放心,这是他一贯坚持的科研作风。

张焕乔专注于科研工作。他每周只花一个晚上在生活区料理家务,偶尔打打桥牌,其他时间都在工作区忙碌,很晚才回家。晚上做实验、看文献,或计算数据,几乎“泡”在实验室里。白天反应堆开堆后产生中子,那时不像今天是自动化操作,需要科研人员用笔记录,几分钟记一个数。当时来不及算,张焕乔就等下班反应堆停止工作后,才开始处理一天测量的数据。“第二天早上,我们看到这些数据都处理完了,一天的数据有几页,都是用手动计算机一个一个算。”同事李泽说。张焕乔回忆,那时的学习工作气氛非常好,大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一心想做出优秀的工作。

张焕乔有着重庆人好强的特点,能言善辩,全研究室的人在一起跟他辩论,都辩不过他,人称“张铁嘴”。这股不服输的劲儿,在工作方面亦是如此。他在北京师范大学测量核爆现场采样的铀含量,分两种方法做,一种是固体径迹探测器方法,一种是裂变室方法,他与同事们不分昼夜倒班做实验。

张焕乔在生活方面没有过多追求,所有精力都放在科研上。张焕乔单身时,睡觉盖的被子还是学生时代用的,黑乎乎的很陈旧。他个子高大,睡觉时腿一伸直,脚就从被子里露出来。张焕乔时常记起何泽慧先生说过的话:“吃要吃得好一点,穿不要去讲究。”何泽慧先生以身作则,自己常穿一条打着补丁的裙子,骑一辆老旧自行车上下班。张焕乔的朴素作风,一直延续到现在。2016年他去70多年前的母校参观,校领导看他穿着一双老旧、掉色的鞋子,笑着说让他换双新鞋。他笑着回答说:“我的关注点不在这儿。”

青蓝赓续,薪火相传

张焕乔1956年7月大学毕业,来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师从戴传曾和何泽慧。他从导师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如何对待科学工作。老科学家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肃严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对张焕乔影响深远。导师教导他,既要看到科学的发展,个人也要有追求、有抱负、不追逐名利,只关注研究本身。

张焕乔回忆,戴传曾先生是一位有眼光的科学家。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作用宇称不守恒,戴先生在1957年初就提出研制一台极化中子谱仪,通过测量极化中子的贝塔衰变验证李、杨的理论。何泽慧先生也是一样,她想做无中微子双β衰变实验,就打算去坨里煤矿深地用核乳胶探测器做这个实验。但由于形势不允许,当时课题未能启动。直到今天,无中微子双β衰变实验依旧是前沿课题,也是张焕乔在耄耋之年开启的新的研究方向。

在张焕乔的科研团队中,林承键、杨磊、马南茹作为新生代课题组负责人,是基础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其一,从戴传曾研究组开始,做计数管、碘化钠晶体等,都是自己动手做。如今年轻人也主动动手做一些仪器或者探测器。其二,他们努力勤奋、自力更生。其三,学术上抓得紧,无论是个人阅读文献,还是组里开展学术活动或者讨论、制订科学计划等,都有条不紊进行。其四,团结协作。在张焕乔看来,做基础研究工作,除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发扬创新精神,课题组还要团结一致,才会获得高水平成果。

张焕乔潜移默化,悉心指导学生,培养了陈东风、林承键、白春林等二十几位硕士、博士。只要身体允许,他就带着学生一起做实验。后来年纪大了,他逐渐转为幕后指导。他时常教导学生做科研工作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个专长方向,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在新环境里较快适应新工作。他与学生感情融洽,时常合作开展工作,只要学生需要,他都倾尽全力。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如今91岁的他,依旧奋战在科研一线。张焕乔先生那一段艰苦而辉煌的人生故事,时刻提醒和鼓舞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国科学报》(2024-11-08第4版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秦岭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 迄今最大猪笼草之一现身婆罗洲
地球多了个临时的迷你月球 卫星十二号进入预定轨道,将开展技术试验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