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1/4 19:53:38
选择字号:
重实践、跨学科 国家卓越工程师谈人才培养

 

“面对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我们应该怎么做?”“未来工程师,需要具备哪些素养?”10月31日,在首场“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国家卓越工程师进校园”活动上,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青年教师、在读工程硕博士代表抛出工作、科研、就业选择、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惑,与“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中国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进行了交流。面对面解疑答惑,聚焦基层真问题,成为“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的创新举措。

“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国家卓越工程师进校园”现场。主办方供图

  ?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李克江率先发问:“培养未来工程师过程中,应当哪些关键能力以应对复杂项目?作为一名职业初期的青年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同时推动自己的学术成长?”


苏权科目前担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席工程师、实践教授一职,他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的教育模式为例,作出了解答。“香港科技大学本部有的专业、广州一个没有,我们开辟的新学科,是根据现代产业的方向做交叉融合,就是打破传统学科界限的模式,旨在培养具有跨学科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苏权科特别提到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不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从2020年开始在香港招收博士生,2022年招收硕士生,2023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本科生第一届招了125人,知识构成和基本技能培养也没有先例可寻,我们前两年不分专业,先学通识教育,定专业后再选方向。”苏权科说。

苏权科进一步解释了研究生的项目制培养:“一个项目组可能包含五个专业的学生和老师。举个例子,做一个医疗康养系统项目,学电子的、学医学的、学机械的都参与进来,每人做一块,但每个人都知道整体目标是什么。”苏权科强调,这种跨学科的项目制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综合能力。

关于学生培养,北京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刘超也抛出一个问题:“我发现,一些新材料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存在认知落差,如何让设计院和建造方更顺畅地认同和使用??”

“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苏权科以港珠澳大桥建设为例,建议可以通过设定一系列试验,从实验室到现场,再到实际环境,逐步验证其可行性。如果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设计院和建造方自然会愿意采用。此外,他还建议,可以通过继续教育体系,提升工程师的知识水平。

马炜师是北京科技大学与中国五矿集团联合培养的工程博士生,目前正在中国五矿旗下的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实践学习,“请问在后续的技术发展过程中,如何应对没有直接理论或经验借鉴的困难和挑战?”马炜师问到。

苏权科表示:“面对没有做过的事情,首先要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我们可以通过多组织人和单位一起来解决问题。如果国际市场能买到,可以直接购买,但如果担心某些关键技术不卖,一定要自主研发备胎。此外,要学会利用不同行业的资源来解决具体问题。”

苏权科分享了自己在港珠澳大桥项目中的经验:“我在港珠澳大桥一共做了19年总工程师,筹建7年、建设8年,最后又花了4年时间做了‘数字化大桥’。”他强调,工程师要敢于面对挑战,不怕难的事情。“不能把你干的事越变越简单,一定要把目标往高定,不要有畏难情绪。”

苏权科还强调,工程科技创新不是一个单位或个人能够单独完成的任务,而是需要多主体、多领域的协同合作。

“光靠一个单位搞不了创新,要组织设备研制方、施工单位、材料研制方和设计单位一起来做,港珠澳大桥一共做了30多个大型的模型试验,充分证明了方式可行,然后才能够开工。”苏权科详细介绍了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技术创新过程。

在与师生的交流中,苏权科分享了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经验和建议。他指出,卓越工程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是基础,但真正要在工程中应用,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苏权科强调。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北京市科协、北京科技大学、光明网等共同组织。“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将陆续在全国开展,邀请一流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走进校园、院所、企业、园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可能起源 新型沸石分子筛合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热带森林“赢家”更小更快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