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8 14:21:54
选择字号:
首都科学讲堂举办2024科学跨年特别活动

 

1月6日,首都科学讲堂“聚科技之火 燃时代之光——让科技引领美好生活”2024科学跨年特别活动在北京举办。

活动中,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副总地质师兼研究总院院长米立军在报告中讲述了我国波澜壮阔的海洋油气探索之旅,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如何从浅海突破深海,并持续向深水、超深水挺进的创新突破。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米立军介绍,与陆地油气勘探相比,征服海洋油气资源面临更大挑战。海洋石油工业具有“三高”特点——高风险、高投入、高科技。其中,恶劣的海洋环境、复杂的地质工程条件、高危的海上作业风险,让海洋油气勘探风险倍增;由于利用特殊的设施装备,高昂的作业成本,让海洋油田开发投入是陆地常规油田的10倍;涉及海洋工程、通信、船舶、机电设备、交通运输等多学科、多领域的海洋油气工业,是扎扎实实的高科技行业。

近年来,我国打造出了一批科技之“眼”、科技之“手”,让海洋石油被“看得见、看得准、摸得着、采得出”,如“海脉”“海经”系统海底地震勘探采集核心装备,“璇玑”系统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系统,以“海洋石油981”为标志的深水“五型六舰”作业船队。

如今,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继续向深水、超深水挺进。通过理论和技术的自主创新,在南海北部深水区获得荔湾3-1深水第一个天然气田,实现深水从0到1的突破;陵水17-2超深水自营千亿方大气田的发现,实现深水到超深水的新突破;流花20-2我国首个深水高产油田的发现,实现深水从找天然气到石油的突破。自主研发的“深海一号”能源站是海洋工业的最新成就。屹立在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的“深海一号”能源站具备油气处理、凝析油储存和油气外输功能,创造了三个“世界首次”。

米立军指出,海洋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新的增长点,科技创新推动海洋能源由常规油气向多能协同、绿色低碳跨越式发展。实现可燃冰、海上页岩油、海上风电、温差能等新型能源的规模开发,综合利用绿电技术、CCS/CCUS技术、智能化无人化技术实现绿色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此外,本次活动还结合了北京科学中心“中国深度”深海探索主题展。该展览介绍了中国深海40年来探索取得的成果,展现了几代科技工作者启梦、筑梦、逐梦、圆梦的深海人生路。

作为北京市科协打造的重点科学文化品牌活动,首都科学讲堂已举办17年,共832期,2020至2023年各平台线上累计观看量突破1亿人次。活动丰富了首都市民的科学文化生活,增强了全社会公民的科学素养。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