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科学探索奖”共资助了248位青年科学家。他们来自26个城市,90所科研机构,平均年龄41岁。
对这群青年科学家而言,“科学探索奖”意义重大。
“我相信每一位青年科学家都会有这种感觉:人生获得的第一次认可是最难的。”首届“科学探索奖”交通建筑领域获奖人、西南交通大学研究员邓自刚回忆,获奖前,自己作为一个“青椒”,尽管一直在努力,但总是得不到认可,也曾有过“信心跌到谷底”的时刻。
2019年获得“科学探索奖”后,由于研究终于获得肯定,邓自刚也重新振奋了精神,“感觉更有力量、更有信心、更有干劲了”。
在2020年“科学探索奖”先进制造领域获奖人、香港理工大学教授王钻开看来,“科学探索奖”是他人生中的催化剂、加速剂:“如果没有‘科学探索奖’,我做科研可能是线性前进的,而实际上,过去几年我们的成果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获奖后3年的成果是过去10年都达不到的。”
与此同时,在“科学探索奖”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的助力下,不同领域的获奖人开始打破学科壁垒,有了更多跨界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王钻开坦言,获得“科学探索奖”前,自己的科学影响力局限于机械工程和仿生科技,而在获奖的故事不胫而走后,他收到了不同领域科研工作者的来信,包括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的学者和学生。
更直观的影响是,这项由科学家主导、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的公益奖项,将使每位获奖人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这也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
在2019年“科学探索奖”前沿交叉领域获奖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看来,“科学探索奖”的一大特色就是“钱狠话不多”,科学家不仅能直观感受到实在的支持,更能感受到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这是一项与时俱进、自我突破的荣誉。
颁奖典礼上,香港大学副教授Joseph Ryan MICHALSKI成为“科学探索奖”5年来首位外籍非华裔获奖人。今年,数学物理学、交通建筑两个领域首次出现女性获奖人。
多元化的青年科学家面貌,正折射出“科学探索奖”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底色。
正因如此,2021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喜寄望后来的“科学探索奖”申报者,不仅需要对研究有足够的自信,更不能满足于当前的研究水准,要自我革新,实现真正的自我突破。
“科学探索奖”发起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科技是国际竞争重要的领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所以在这点上,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上面。”
在邬贺铨看来,“科学探索奖”获奖者年龄分布主要在35岁到45岁,这个年龄段大部分的科研工作者已经成家,但还没完全立业,会有比较重的负担。“科学探索奖”5年下来只评出248人,数量不多,但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让青年科技人员知道如果安心做研究,且有前瞻性思考或创新思路,那终究会被发现和认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北大的老校长丁石孙曾说,‘我们这代人拼了命努力,也只能是为后人创造一些好的条件而已’。”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感慨,如今“科学探索奖”拥有一个更长远的目标,就是在中国形成更大的优秀科学家群体,在中国科学自主创新方面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科学探索奖”和青年科学家呈现的全新面貌,也将进一步印证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和科研生态的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