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与万链指数(青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究编制的《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报告2022》在青岛发布。
根据监测分析显示,2022年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呈现以下四个特点:2022年我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为165,同比增长11.9%,指数稳中向好;现代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市场活跃,行业指数较上年分别增长27.2%和15.9%;山东、江苏、广东三强领跑地位不断加强,2022年三省对总指数的贡献度达到42.7%,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保持增长;青岛等沿海城市海洋创新平台建设明显拉动市场需求。
报告显示,青岛位居主要沿海城市第一梯队。监测分析显示,2022年,青岛市海洋新兴产业对全国海洋新兴产业总指数的贡献度为4.7%,与上海、广州同处第一梯队。
据了解,青岛市海洋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增速显著。2022年,青岛市新注册成立海洋新兴产业企业超800家,存续企业总量超6200家,仅次于上海,位居主要沿海城市第二位。自2012年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以来,青岛相关企业数量快速增长,11年新增企业年均增长16.1%,海洋新兴产业持续发展活跃。
其中,海洋生物医药、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电子信息产业表现活跃。2022年,青岛市海洋新兴产业新增企业主要集中在海洋电子信息、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等产业,合计新增企业占青岛市新增总量的93%。青岛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招标数量增长迅猛,约为上年同期的10倍。
同时,海洋创新平台建设进入“快车道”。2022年,青岛市海洋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共发布中标项目1900余项,为上年同期的两倍,在主要沿海城市中位居前列。其中,海洋创新平台建设类中标项目增长明显,海洋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加快建设,将成为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策源的动力引擎。
据悉,该报告从大数据视角、企业维度,构建了涉海企业识别模型,对全国2.3亿个市场主体进行自动识别分类。通过构建人力投入、资本热度、科创能力、市场信心4个一级指标,以及人员招聘平均薪酬、研发人员数量、招投标数量、发明专利数量、企业融资金额等1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实现了以2018年1月为基期的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月度监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