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翁伯琦 张伟利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9/11 17:50:41
选择字号:
科技小院:青年学子建功乡村振兴的大舞台

 

何为科技小院?顾名思义,它是“科学技术+农村小院”,是高校师生和科研院所技术人员前往“农家小院”,从事科学研究、服务“三农”工作,以科技创新带动乡村创业,把高质量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以科技成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教育部印发的《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指出,长期以来,我国涉农高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耕读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耕读教育不系统、与“三农”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实践育人环节有待加强、毕业生面向农业农村就业创业人数较少等问题。

科技小院作为农业院校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创新组织模式,通过建立“高校-政府-企业-农民”多元主体协作机制,实现“专家与农民零距离、科研与生产零距离、育人与用人零距离”,探寻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模式、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自然》杂志审稿人、国际小农户研究专家基里尔(K.GILLER)评价说:“科技小院这种扎根农村助推小农户增产增效的创新模式,是全球最成功的典型案例之一。”

福建是科技特派员制度首创地,目前,在福建省科协与中国农技协引导及支持下,福建省建立科技小院48家,并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省级联盟,覆盖全省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共有2900余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到科技小院开展学习实践,逐步实现“建设一个小院,入驻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辐射农村一大片”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今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作为福建省科技小院建设与发展的见证者,笔者认为,广大农业专业青年学子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扎根基层、服务“三农”、锻炼自我,真正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建功立业、贡献青春力量。

厚植爱农情怀。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活动之一,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农业专业青年学子投身农业强国建设,首先必须知农爱农。农业专业青年学子根在土地,志在“三农”,到农村社会实践和农业生产一线中摸爬滚打,在与乡亲们同吃同住中感受农民艰辛,在与乡亲们共同劳动中感受农民期盼,在为乡亲们解决难题中感受农民喜悦,可以更好地激发知农爱农情怀。农业专业青年学子只有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乡村振兴的滚滚大潮中、融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上一臂之力,也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练就兴农本领。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在农业生产中,乡亲们是出题者,农学专业的师生们是答题人,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才能增强本领能力。农业专业青年学子要向上接“天线” 、向下接“地气”,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对接需求、总结典型、推广经验、制定对策。要在刻苦学习与提高理论功力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夯实解决农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本领,使科技成果在田间地头加快转化为农民们可用实用的技术。只有深入田间地头,才能了解农民需求,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增强业务能力。青年学子的学习成果只有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需求、农业农村发展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服务农民增收、服务农村发展,才能在扎扎实实的锻炼和兢兢业业的实干中成长为党和国家的可用之才。

建功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靠科技,科技服务有小院。实践表明,科技小院是农业专业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的大载体、大舞台。科技小院师生把教学、科研和推广延伸到田间地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逐渐探索出一条以学生培养为核心,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服务于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子。要充分发挥科技小院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要认真梳理总结科技小院的成效和经验,扎实谋划推进好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着力集成应用一批先进实用成果,示范推广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壮大一批新型农业主体,真正成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