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由山西省能源局、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国际能源署、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联合主办的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作为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一项重要活动,峰会发布多项智库研究成果。
?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山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广国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十四五”期间,山西将加速能源清洁替代,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达到50%以上,电源结构将进一步清洁化、低碳化。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山西新型储能产业也必将迎来发展的快速期,新型储能的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优势将更加突出。
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冯树臣认为要推动解决新能源发电随机性、波动性、季节不均衡性带来的系统平衡问题,发展储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由之路。随着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共享储能、云储能、聚合储能等不同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将不断涌现和实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发表主旨演讲。主办方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在题为《新型储能与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及展望》的主旨演讲中表示,储能具有灵活调节、快速响应、主动支撑等优势,既可布局在大电源、大电网的关键节点,也可作为分布式智能电网、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关键装备之一,可储可放、兼容并举,可及时有力地支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有系统观念,多层级、多环节、多类型统筹发展,要做到风广水火核储等互补发展,来促进多能互补系统建设运行,利用它们各自时空互补的优势、资源组合优势,保障电力供应;要做到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协调,考虑新能源资源与负荷特性,推动源网荷在多场景下多元应用,并且实现系列容量的科学合理布局;坚持多元化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构建多样的应用场景,快速调节性能,在削峰填谷、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功能。
会议期间,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碳中和研究所郑忠海发布了《2023中国企业碳中和贡献力研究报告》,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魏秋利发布《2023 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竞争力报告》,中国能源研究会城市能源专委会主任潘一玲发布《2023跨国公司在中国绿电行动计划》。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