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风靡今夏的“多巴胺穿搭”,背后的生物作用机制是什么 |
|
大脑会逐渐适应大量多巴胺的存在,越来越不敏感,快感也越来越不明显,需要不断增加多巴胺的供给,大脑才会有新的反应。当多巴胺的需求变大时,就会去寻找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的事物,比如酒精、毒品等,上瘾的风险大大增加,并将自身置于危险之中。
今年夏天,“多巴胺穿搭”因其风格色彩鲜艳、活力快乐、视觉冲击力较大,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和效仿。
“多巴胺穿搭” 这个词语则是由时尚心理学家 Dawnn Karen 创造。某一天,她发现原来穿衣搭配也是可以调节情绪的一种方式,于是便有了 “多巴胺穿搭” 的前身。明亮艳丽的颜色是 “多巴胺穿搭”的核心。色彩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可以对人们产生一种刺激,从而影响情绪。“多巴胺穿搭”的颜色令人眼前一亮,让人们的兴奋感被唤醒,促使人体分泌多巴胺,产生愉悦的感觉。
多巴胺是什么?
1957年,一位名叫凯瑟琳·蒙塔古的医生,在实验室里面发现了多巴胺这种物质。多巴胺是大脑里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又名儿茶酚乙胺或羟酪胺,是儿茶酚胺类的一种。人类的大脑中,只有二十万分之一的脑细胞能够产生多巴胺。虽然含量很少,但是多巴胺负责神经递质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对人的精神、情感有着调节作用,与快感、兴奋、开心等信息和情绪紧密相关。简单地说,当它分泌水平高时,会为人们带来激情或者美好的感觉;而当它分泌水平很低时,人们往往情绪低落沮丧甚至没有兴致。从这点来看,多巴胺是名副其实的快乐源泉。
在生理上,多巴胺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加快心率作用较轻微,对周围血管有轻度收缩作用,升高动脉压,对内脏血管则使之扩张,增加血流量,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从而促使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多,能改善末梢循环,明显增加尿量,对心率则无明显的影响,临床主要可用于各种类型休克。最新的研究[1]表明,多巴胺可通过抑制线粒体活性,从而有效抑制肺部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进而缓解肺部过敏性气道炎症反应。另有研究[2]发现,脑部腹侧被盖区有一群对饥饿进食行为响应的多巴胺神经元,通过投射到内侧伏隔核抑制饥饿引起的进食行为,也提出通过提升多巴胺信号的正性效价来减轻体重的可能性。近年来,还有众多学者证实,近视发生过程中伴随视网膜多巴胺水平的下调,并具有剂量依赖性效应,多巴胺可通过与视网膜中多巴胺受体结合发挥抑制近视的作用,未来多巴胺可能是近视靶向治疗的相关因子[3]。
缺少多巴胺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
多巴胺还是维持锥体外系神经功能的重要神经介质。多巴胺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脑部区域,就像大脑中的特殊传令兵,负责把神经系统发出的命令传递给肌肉,指挥肌肉工作。一旦多巴胺神经元会受到损坏,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能力下降,导致了多巴胺的缺失。神经控制命令不能正确传达,就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而经典的治疗帕金森的药物就是通过补充多巴胺起到治疗效果。
多巴胺越多越好?
既然多巴胺这么好,缺少了又会导致疾病,那岂不是多多益善?也不尽然。多巴胺常常与快乐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多巴胺不产生快感,不能代表快乐。它本质上是一种奖赏,一种正向的反馈,是快感的搬运工,是让你拥有了第一次后还期待有第二次。
多巴胺的分泌可以激励人们去探索这个世界,会产生更多的快感。大脑会逐渐适应大量多巴胺的存在,越来越不敏感,快感也越来越不明显,需要不断增加多巴胺的供给,大脑才会有新的反应。当多巴胺的需求变大时就会去寻找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的事物,比如酒精,毒品等,上瘾的风险大大增加,并将自身置于危险之中。另外,纹状体内多巴胺的过度激活也会导致幻觉、妄想等症状的表现,而很多抗精神病药物就是通过抑制脑内多巴胺起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多巴胺类保健品需要吃吗?
虽然很多食物富含多巴胺,但是从胃肠道吸收的多巴胺很难直接从外周血穿过血脑屏障到达大脑发挥作用。因此,直接补充多巴胺并没有什么意义,而一些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比如左旋多巴,其实存在很多副作用,甚至可能导致精神病的症状。
那么市面上一些打着多巴胺旗号的保健品可不可以使用呢?比如美国畅销保健品圣约翰草提取物,号称可以帮助促进分泌多巴胺。事实上,临床上确实有圣约翰草提取物作为主要成分的药品,这是一种抗抑郁药物,对于轻中度的抑郁症有治疗效果。虽然是一种植物提取物,总体而言比较安全,但这种提取物也是一种比较强的代谢酶诱导剂——服用它会影响其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从而影响原来药物的治疗效果。比如在与华法林同时使用时,会降低其抗血栓的效果,从而增加脑卒中风险。因此,如果觉得精神状态不好,最合适的做法是咨询医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不是“自学成才”根据广告随便购买服用。
如何促进多巴胺的天然分泌?
看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的道理。如果没有明确的疾病而通过药物或者保健品刻意增加脑内多巴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通过天然的方式合理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和吸收有一定的好处。
1、蔬菜和水果等食物:
L-酪氨酸能直接进入大脑,从而在大脑内进一步合成多巴胺,因此高L-酪氨酸的饮食可以帮助确保拥有多巴胺合成所需的基本要素。含L-酪氨酸的食品和香料有:动物产品、苹果、牛油果、香蕉、豆类、巧克力、绿叶蔬菜、坚果、燕麦、橄榄油、花生、海带、豆制品、姜黄根粉、西瓜。
2、必需营养素:
维生素、矿物质和必需脂肪,是合成多巴胺所必需的。可服用维生素B6、B9、B12,维生素D,镁,铁,鱼油等。
3、适当的运动:
运动可促进新脑细胞的产生,减缓脑细胞衰老,并改善大脑营养物质的流动。还可增加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双重用途的应激激素/神经递质,可以帮助应对压力。
4、充足的睡眠:
研究发现,多巴胺在睡眠调节中的作用比以前认为的要大。它控制褪黑激素的产生。睡眠不足可能会减少多巴胺受体的数量,一夜无眠甚至会导致多巴胺受体的下调。
5、多巴胺增强补充剂:
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可以增加多巴胺。茶氨酸与咖啡因不同,会引起放松状态。它很容易穿过血脑屏障,增加多巴胺以及血清素和GABA的脑内水平。黑茶、白茶、乌龙茶和绿茶等各种茶类均含有茶氨酸。因此,茶氨酸也可作为补充剂。
6、需要避免的食物:
脂肪。在动物脂肪和棕榈油中发现的大量饱和脂肪会降低多巴胺受体的敏感性。
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会降低大脑中多巴胺以及血清素的水平,血清素是另一种重要的促进情绪的神经递质 。
过量进食。限制进食量会增加多巴胺受体的数量,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饭吃七八分饱,少吃对增加多巴胺是有帮助的。
糖。比较特殊的是糖,虽然糖本身被认为可以促进多巴胺,但这不是健康的促进剂,过度进食糖分反而因为体重增加等情况最终会导致多巴胺缺乏。
总而言之,相比直接“进补”而言,合理饮食、规律生活、体育锻炼,当然还有“多巴胺穿搭”,更加便捷安全,最好的“保健品”还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者秦艳,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作者叶尘宇,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