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任海联合英国皇家邱植物园科学部主任、牛津大学教授Alexandre Antonelli在《创新》(The Innovation)发表述评文章,提出国家植物园可通过创新更有效地保护植物多样性。
“国家植物园是全球植物多样性保护前沿的观察哨和排头兵,可以通过创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关键作用。”文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任海对《中国科学报》表示,在应对植物多样性逐渐丧失的问题上,植物园可以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持、技术指导和材料支撑。
全球约有4500个植物园
丰富多样的植物为人类提供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水、丰富的食物、稳定的气候和舒适的环境。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抢救植物就是拯救人类自身”,世界各国均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本国和全球的生物多样性,联合国也制订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在加强研究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国家植物园往往侧重于全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教育。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植物园在此方面还比较欠缺。”任海说。
文章指出,国家植物园是代表国家植物保护和研究水平的植物园,其主要功能就是对植物多样性进行保护、研究、科普和利用。国家植物园的核心工作是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方式,解除植物受到的胁迫,向公众传递保护植物的理念,同时开发并利用花卉果蔬类、药用保健类、作物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类、环境改善类、工业原料类等资源植物。
据任海介绍,目前全球约有4500个植物园,其中43个国家和地区建有80多个国家植物园。我国于2022年在北京和广州分别设立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下一步将对接国际标准,推动构建包含10-12个国家植物园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任海指出,每个植物园的定位和能力不同,但是全球植物园可以在国际植物园组织和国家植物园的引领下,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2020后框架下工作,通过创新体制机制,遏制植物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和全球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实现全球至2050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国家植物园的全球使命
“国家植物园需要在植物保护政策、方案和优先领域方面建立起全球性框架,同时在植物多样性保护中建立全球伙伴关系并发挥联盟作用,并为国家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和具体的法律提供咨询。”任海指出,以国家植物园为引领的迁地保护体系,应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找到合适的“生态位”,并通过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和联盟,在植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1+1>2”的作用。
文章指出,国家植物园的全球使命包括:防止全球植物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丧失;阻止全球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提高公众对植物多样性的价值及面临的威胁的认知;以实际行动改善全球自然环境,并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国家植物园的全球使命可以看出,国家植物园可在相关的国际公约间起协同作用。
在保护、恢复和利用全球植物多样性方面,国家植物园可以建立起国际、区域、国家等各种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制订和支持国际保护政策,加强全球植物保护能力。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国家植物园可以通过迁地保护以保护对气候变化敏感的物种;评估并促进生物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防治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益处;分享气候变化对植物影响的信息;提供乡土植物种植黄金规则十条,指导并提高人工造林的固碳量、生物多样性和经济效益。
在支撑可持续发展方面,国家植物园可以对人类福祉有价值的植物进行研究和利用;通过在植物园和社区内开展自然教育和科学素养普及,提高公众对植物多样性价值的认知并采取行动。
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曾提出植物园保护国际议程,倡议全球植物园在保护植物、分享知识和资源的同时,通过公众参与,教育激励人们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华南国家植物园提出研究、保护和加强可持续利用的植物资源以支持绿色发展。”任海说。
文章指出,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求,全球国家植物园已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保护遗传学工具、基因编辑和生态修复技术等技术进行植物保护、利用和科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xinn.2023.10047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