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惠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8/1 15:08:09
选择字号:
小睡时间揭示儿童大脑发育

 

全世界的父母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睡得太少或太多。但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在JCPP Advances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打盹的婴儿词汇量较小、认知能力较差。

这项新研究表明,一些孩子在睡眠中更善于整合信息,因此他们打盹的频率更低。与此同时,另一些言语较少、认知能力较差的孩子,打盹则会更频繁。

研究小组表示,减少这些孩子的小睡时间不会改善其大脑发育,应该允许他们尽可能频繁地小睡。

首席研究员Teodora Gliga博士说:“父母经常焦虑孩子的睡眠,担心他们没有像这个年龄预期的那样睡得那么多,或者睡得太频繁、时间太长。”

“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孩子打盹的频率反映了他们个人的认知需求。有些孩子在睡眠中更能有效整合信息,所以他们打盹的频率更低。”Gliga说,“词汇量较小或执行功能测试得分较低的孩子,小睡的频率更高。”

研究小组在2020年封锁期间研究了463名年龄在8个月至3岁之间的幼儿。他们通过家长调查了这些孩子的睡眠模式、专注力、记忆力以及理解和能说出的单词数量。

研究人员还询问了这些父母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收入和教育程度以及自家孩子看电子屏幕时间和户外活动量。

“封锁给了我们一个研究儿童内在睡眠需求的机会,因为当孩子们在托儿所时,很少有足够的睡眠时间。”Gliga说,“因为托儿所关闭了,这意味着对孩子们自然睡眠模式的干扰减少了。”

调查的孩子没有一个参加日托。Gliga说:“我们发现,白天睡眠的结构是认知发展的一个指标。

“与同龄孩子相比,小睡时间较短但较频繁的孩子词汇量较小,认知功能也较差。”Gliga补充说,“我们还发现,在年龄较大的孩子中,词汇量和小睡频率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更为强烈。”

“虽然大多数父母告诉我们,他们孩子的睡眠没有受到封锁的影响,但社会经济背景较低的父母更有可能报告孩子睡眠状况恶化。”Gliga说,在封锁期间,屏幕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减少,但这些并不能解释儿童睡眠的差异。

此前的研究表明,照顾者应该鼓励学龄前儿童经常小睡。但Gliga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们有不同的睡眠需求——有些孩子可能会更早地放弃小睡,因为他们不再需要小睡。其他人可能在三岁以后仍然需要小睡。”

“在英国,招收3到5岁孩子的幼儿园没有午睡的规定。照顾者应该用孩子的心理年龄而不是实际年龄来确定孩子的睡眠需求。”Gliga补充道。

这项研究由东英吉利大学领导,英国牛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利兹大学和华威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并由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理事会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jcv2.1219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