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时期的“地球霸主”恐龙也会被捕食,甚至是体型比它们娇小得多的物种。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授韩刚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地球科学系的乔丹·马隆(Jordan Mallo)等国内外合作者发现,来自辽宁的一块不同寻常的化石中,保存了一种称为强壮爬兽的小型哺乳动物正在攻击双足有喙的鹦鹉嘴,这说明生活在白垩纪的哺乳动物可能曾捕猎体型远大于自己的恐龙。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科学报告》。
此次研究的化石现存于山东威海紫光实验学校博物馆中,是2012年5月在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上园镇小北沟村陆家屯组附近的早白垩世义县组陆家屯层被发掘出来的。其中的物种可以追溯到1.25亿年前,恐龙比爬兽的体型大得多,强壮爬兽物种除了尾尖几乎完整,体长46.7厘米,而鹦鹉嘴龙的完整骨骼则长119.6厘米,两个物种被认为在死亡时都是亚成体。
化石“锁定”了两只动物的殊死搏斗。植食性的鹦鹉嘴龙是已知最早的有角恐龙之一,而化石中一只类似獾的哺乳动物——强壮爬兽正撕咬着鹦鹉嘴龙的肋骨。恐龙为俯卧姿势,后肢折叠在体侧,颈部和尾部弯向左方。哺乳动物趴在恐龙左上方,弯向右侧。哺乳动物左爪紧扣恐龙下颚,略微前移。哺乳动物左后腿夹在恐龙折叠的左腿间,后爪抓住左胫。两只动物死亡时,强壮爬兽的牙齿深入鹦鹉嘴龙的胸腔。研究者推测,强壮爬兽是在尝试捕食鹦鹉嘴龙时,被火山泥流困住掩埋的。
200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首次报道了“爬兽捕恐龙”现象,因为在强壮爬兽化石的胃里发现了鹦鹉嘴龙骨骼的残留。但它是否会捕食活恐龙仍不清楚。研究者表示,此次化石中两个物种的的纠缠程度,及恐龙骨骼上缺乏其他齿痕,表明强壮爬兽并非只是在清理鹦鹉嘴龙的尸体,而的确可以捕食恐龙。
陆家屯被称为“中国的恐龙庞贝城”,研究人员推测,这里或将继续发现白垩纪物种之间相互争斗的新标本、新证据,为当时的生态系统提供了进一步见解。
艺术复原图展示了1.25亿年前鹦鹉嘴龙被强壮爬兽袭击的画面。作者:Michael Skrepnick
纠缠在一起的强壮爬兽和鹦鹉嘴龙骨骼。比例尺为10厘米。图片来自:韩刚
纠缠在一起的强壮爬兽和鹦鹉嘴龙的骨骼展示了它们互动的细节。比例尺为10厘米。图片来自:韩刚
化石细节显示强壮爬兽的左手抓住了鹦鹉嘴龙的下颚。图片来自:韩刚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3-37545-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