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高绿地生态空间是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
|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的土地利用不协调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但阻碍着区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引发一系列影响生产、生活和生态的问题(简称“三生”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不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成为阻碍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原因。
位于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在20世纪50年代,水土流失严重,生产效益低下,生活条件落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为了使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高西沟人实施了打坝地、修梯田、种林草等多项治理措施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
今日米脂县高西沟村村委会广场。论文作者供图
高西沟治理村丘陵沟壑区控制水土流失的效果之一。论文作者供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的涂雯、马理辉和冯喆以高西沟村为例,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该村1953—2022年的“三生”空间特征,并结合实地调研对该村多年“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治理和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1)1953—2022年,高西沟村的生产空间呈减小趋势,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呈增大趋势。在1953—1973年的“谋生型”格局阶段,该生态空间变化幅度最大。绿地生态空间从12.07 公顷增加到100.33 公顷,其他生态空间从230.46公顷减小到177.17公顷;生产空间逐渐减小,从145.67 公顷减小到110.07 公顷。在1986—2022年的“发展型”格局阶段,该村生产空间减少了42.4 公顷,生活空间增加了5公顷,生态空间增加了37.39公顷。(2)1986—2022年,高西沟村“三生”空间的转型体现在绿地生态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的增加,农业生产空间、其他生态空间和水域生态空间的减少。有67.83 公顷的农业生产空间和59.95公顷的其他生态空间转化为绿地生态空间,而部分绿地生态空间转化为农业生产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其转移面积分别为21.20和3.22 公顷。(3)针对生产空间效益不足的问题,高西沟村采取改变广种薄收的耕种方式,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改变单一的农业生产状况,多种经营模式并举;针对生活空间品质低下的问题,该村全力抓牢基础建设,量力创建新家园,鼓励青年外出从事其他产业;针对生态空间破坏严重的问题,该村采取控制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打造旅游文化,推广生态风光的举措。
近70年来, 高西沟通过不断优化“三生”空间格局走上了一条农林牧全面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黄土丘陵区的生态示范代表和乡村振兴的典型。
该研究团队认为:高西沟村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是彼此促进的。生态空间的改善使生产空间得到高效利用,也使生活空间也好转。生活空间质量提升的同时带来了生态空间质量的提升。生态空间面积的扩大不仅改善了高西沟的生态环境,还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为高西沟创造了丰硕的价值。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治理过程,应在控制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使绿地生态空间达到80%,方可保障农林牧高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面改善,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以上相关成果发表在《水土保持通报》2023年第2期上。
相关文章信息: http://stbctb.alljournal.com.cn/stbctb/article/abstract/20230242
https://doi.org/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4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