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5/28 20:07:07
选择字号:
第六届西部高教论坛召开

 

5月27日,第六届西部高教论坛在陕西西安召开。来自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200余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围绕“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

第六届西部高教论坛现场。会议组供图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李森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服务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发展的品牌工程以及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

《重庆高教研究》执行副主编蔡宗模介绍了历届西部高教论坛的基本情况及成效,着重强调论坛将一直秉持轮值会长制、重视交流互动、扶持青年学者、保持开放包容的办会理念。

在主论坛报告阶段,厦门大学教授王洪才认为,在大学加速发展时代的今天,ChatGPT预示着新型大学的出现,新型大学可能不再需要集中的场所,大学管理者主要职责将转向负责学习资格认证,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当好学生发展顾问。ChatGPT为中国大学发展转型提供了一次难得机会,而中国大学只有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才能展现后发优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洪成文认为,我国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愿景陈述有待完善、原创性成果相对缺乏等关键问题。为此,需要更加注重人才和资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树立危机意识、拓展世界胸怀、创新管理手段,来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立国认为,高等教育由内涵式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存量决定增量”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等教育的精英性会不断增强,不但体现为研究生教育扩展和专科教育占比下降,更体现为研究型大学的快速发展和在人才培养中的规模和占比的提高。为此,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应把质量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简单用数量与规模与发达地区进行比较。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鉴认为,衡量是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应关注底线,即“木桶中的最短板”,以底线思维破解制约其发展的内生困境。破解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困境,须不断突破和克服原有“追赶战略”思维,而应提倡“不可替代”思维,通过补齐发展短板树立发展信心,一体化构建推动西部高等教育整体崛起的“一体两翼”。  

宁波大学教授伍宸指出,从东部视角看,西部高等教育要积极转变发展范式。一是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发挥西部高等教育独特优势以实现与东部高等教育的同频共振;二是以增强自身办学治校能力为抓手,不断提升办学效益,而减少对宏观倾斜性政策的依赖;三是克服既有思维惯性,以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办学模式,突破既有“东强西弱”的办学格局。

李森认为,共同富裕视角下西部教师教育振兴必须遵循以下三重逻辑——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的行动逻辑,观照共性与特色的关系逻辑,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成效逻辑。有三条实现路径:一是以“共同”为突破口,树立教师教育协同提质的融合发展理念;二是建立多元智慧的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机制;三是搭建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优质服务器。

据悉,本次论坛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当代教师教育》编辑部、重庆文理学院西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古人50万年前或已开始建木屋 科学家破解夏季北极大气汞峰值奥秘
森林生态建设,如何“叫好又叫座” 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超650亿立方米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