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青竹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3/3/22 12:25:48
选择字号:
叶笃正:让“天有不测风云”成为过去的大气科学家

 

叶笃正(1916.2.21—2013.10.16),安徽安庆人,生于天津,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1940年获清华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10月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79—1987年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1981年)、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1982年),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1990年)。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1995年获得第一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2005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度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把获得的奖金都捐献给了国家,设立了“学笃风正”奖、“全球变化科学奖”等奖项,以奖励研究成绩突出的科技工作者。

作为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叶笃正以毕生精力投入到大气科学事业,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全球变化科学、大气运动适应理论等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被学术界公认为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他立足国际前沿,把满腔热忱和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国家和人民,推动中国的大气科学与世界接轨并占有一席之地。他悉心培养的几代气象工作者,亦成为各个时期中国气象科研和业务发展的骨干力量。

学气象,以圆“科学救国”梦

从宇宙空间回眸,漆黑的天幕中,我们的行星发出宁静温柔的蓝色辉光。笼罩地球的薄纱般的光带,就是大气。最紧贴地面的一层稠密大气被称为“对流层”,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天气现象几乎都在这里产生。1916年,中国有了第一份现代气象记录。这一年,叶笃正在天津出生。他出生于天津世家,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1930年,叶笃正进入南开中学学习,“这里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培育了我爱国思想,培养了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可以说这是我一生中第一个良好的起步”。在南开中学的那段日子里,他逐渐知道了民生的多艰、国家的多难,少年的心从此再也无法平静。多年后叶笃正回忆起那个时期,还是难掩愤慨,他感到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实在是被人欺负得太厉害了。他觉得许多双脚踩着他,让他透不过气来。

1935年,叶笃正以全班榜首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当年冬天,一二·九运动爆发,叶笃正随即投身其中。为了宣传抗日,叶笃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七七事变爆发后,他参加学生救亡团,跟随部队辗转陕西、山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军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令他耳目为之一新。1938年,得知学校迁至昆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成立西南联大,叶笃正重返校园继续学业。正是这个时期他作出了学术生涯中的重大选择,听从学长钱三强的建议,放弃自己喜爱的物理学改学更为实用的气象学,走上科学救国的道路。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叶笃正考入了浙江大学史地系,专攻大气科学。他的老师是著名气象学家涂长望,后由物理学家王淦昌指导其硕士论文,毕业后经时任浙大校长竺可桢推荐进入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

1945年,叶笃正赴美留学,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攻博期间,叶笃正加入最前沿学科的研究团队,发表重要论文10余篇,凭借自身的勤奋和聪明成为以罗斯贝为代表的“芝加哥气象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1948年,叶笃正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他博士论文中提出的“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使他在国际气象学界崭露头角,后被誉为动力气象学的三大经典理论之一。

中国人得回去为中国做事

“早年留学美国,学成后最担心的就是报国无门,是新中国的成立召唤我回到祖国,使我有了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舞台。”在“祖国需要我”的信念支持下,年轻有为的叶笃正拒绝了美国气象局的高薪挽留,放弃了在美国蒸蒸日上的个人事业,坚定地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同那个年代的许多归国科学家一样,叶笃正的回国之路也很不容易。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中美关系十分紧张,叶笃正的多次回国申请都遭拒绝。叶笃正经香港回国的打算,也在英国驻美领事馆处受挫。万般无奈之下,叶笃正只好去寻求恩师罗斯贝的帮助。罗斯贝是美籍瑞典人,他在美国气象学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也选择在1947年回到他的祖国瑞典工作。他对叶笃正的爱国思想和回国决心感同身受,决定帮助其实施经瑞典辗转回国的计划。恰好在办理瑞典签证期间,叶笃正打听到有一条船要在香港靠岸,允许中国学者乘坐。于是他立即与老师作别,收拾行李准备回国。1950年8月27日,这是叶笃正终生难忘的一个日子,“我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横渡太平洋,回到了祖国。在罗湖我受到祖国亲人的热烈欢迎,大家又唱歌,又跳舞,感动得我直流泪。我说,Finally,Im here,Im home(终于,我回来了,我到家了)”。

改革开放之后,叶笃正重返美国故地访问,这一次,他率领中国气象学会代表团而来。芝加哥大学的卡普兰教授跟叶笃正曾经是很要好的同学,他在两人的闲谈中又提出了那个30年前就让他困惑不解的问题——为什么要执意回国?是否后悔回国?叶笃正回答道:“不,一点也不后悔,我为祖国做了不少事,即使受些苦,我也不后悔。”叶笃正认为,如果留在美国,的确生活上会好得多,也会多写几篇水平高的论文,但生活水平不是人生唯一的方面,有比它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培养众多学生,比如建立中国大气物理所,对国家甚至全球气象发展都是重要贡献。这些发展机会是美国无法提供的。在叶笃正看来,每个人都是人生舞台上的演员,即使再有天赋的演员离开舞台都会变得黯然失色。中国这个大舞台给了他极大的表演空间,再加上众多优秀同行的配合和帮助,这让他更加确信自己的回国选择无比正确。“把我所知道的贡献到我应该贡献的地方”,这个人生目标,叶笃正坚持了一辈子。

让“天有不测风云”成为过去式

回国后,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说是工作站,其实条件十分艰苦,连天气预报必备的高空图都得靠自己徒手绘制。但这丝毫阻挡不了叶笃正建设新中国气象事业的满腔热情。当绘制完巨幅高空图的最后一笔后,叶笃正亲手把图纸挂到了墙上,激动地对大家说:“中国的天气预报要在物理、数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今后,‘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该在我国结束了!”

1950年,叶笃正提出了两个为中国气象预报服务的研究课题:一个是“影响中国的是什么天气系统”,另一个是“控制中国天气的环流是怎样发生发展的”。在研究中,他发现了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过去,人们只把青藏高原当做一个动力学因素,只考虑它的隆起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叶笃正开创性地提出,青藏高原在夏季是一个热源,在冬季是一个冷源,其影响几乎波及半个地球。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叶笃正为享誉世界的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叶笃正的名字也随之远扬四方,他成为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家。

在叶笃正众多研究成果中,离人们生活最近的要数数值天气预报。1950年,世界上第一篇数值天气预报发表,这引起了叶笃正等科学家的重视。1958年,我国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他们立即开始了数值天气预报试验。1975年,在我国数值天气预报还处于低谷时,叶笃正就发表相关论文,全面介绍国内外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发展,并给予前瞻性意见。1978年后,叶笃正建议借鉴国外先进方法,在应用中消化改造以发展中国的特色模式。在这一正确技术路线的指导下,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只用了两三年时间就把短期预报系统建立起来,此后再用了10年时间建立了中期预报系统。

叶笃正虽然从事的是基础科学理论研究,但他也时刻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1984年,几位美国气象学家带着开展气候变化研究的想法,专程来到中国寻求叶笃正的支持。叶笃正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问题。年近古稀的他顶住压力,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全球气候变化”这个新领域中,成为了这个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2003年,叶笃正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2004年,叶笃正作为中国第一人荣获有“气象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气象组织奖。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法罗用“广受尊敬、世界闻名”来赞誉他的杰出成就。叶笃正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贡献,使得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多年来,叶笃正不断地攀上国际气象科学的一座又一座新高峰,带领我国科学家在大气环流方面作出许多国际领先的研究:他和李麦村在1957年提出的大气运动适应理论,到10年后才被西方科学家所认识;他和陶诗言揭示的东亚大气环流突变现象,同样是10年后才在全球其他地区被发现;他最早注意到阻塞高压与东亚天气的关系,是对阻塞高压形成作出满意解释的第一位气象学家,而国外在15年后才注意到阻塞高压与北美异常天气的联系;还有前面提到的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创立……学术界对叶笃正的评价是,他使中国的气象研究变成了一个系统工程。他为中国气象界培养了几代科研工作者,仅大气科学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就多达6人。由于他的努力,中国的气象科研始终与世界保持了同步。叶笃正用自己的一生兑现了他的豪言壮语——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曾有人笑言,叶笃正似乎是专门为气象学而生的。他与中国第一份现代气象记录同年出生,后来又成为中国大气物理研究的开山鼻祖。由于叶笃正的突出贡献,2010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第27895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叶笃正星”,以纪念他为人类气象事业作出的贡献。天地万象,笃正风华。叶笃正的功勋和精神,必将和“叶笃正星”一起,光耀寰宇,恒久留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