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实施“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新一轮大学学部制改革再次开启—— |
学部制改革,怎样才能达到初衷 |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一个改革方向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多所高校相继成立学部,进行学部制改革:2022年底,太原理工大学正式成立理学部、信息与电气学部、材料与化工学部等八大学部,山东财经大学成立信息学部,中山大学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部、医学部。加之稍前的南昌航空大学成立航空宇航学部,首都师范大学成立艺术学部,大连理工大学成立医学部……学部制改革迎来又一个高潮。
成立学部,并非新鲜事。1999年,北京大学率先成立四个学部学术委员会,2000年成立北大医学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40余所“双一流”高校设置了学部。
高校纷纷成立学部,进行学部制改革,意味着什么?
学部制改革,改变了什么
学部制是指在学校和学院之间设置一个“学部”层级,由此构成“校—部—院(系所)”开放式学科群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
从“校—院—系”到“校—部—院”,学部制改革改变了什么?
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首个学部“地理学部”。学部以一级学科为单元组织编制学科建设规划。学部与各院行政负责人均取消行政级别并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以及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成立。校领导曾在讲话中表示:启动学部制改革旨在完善学校管理架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黄忠敬看来,成立教育学部,改变是多重的——
权力重心下移,增强专业权利,激发学术活力。学校把专业权交给学部,比如,教师职称评审权,以前在学校评审委员会,现在下放到学部高评委,学部获得了终评的权力。与此类似的还有学位评审、导师资格评审、学位点评审等。
在学部层面建立大类通识基础课程体系,形成“三三制”课程结构,即学校课程三分之一、学部课程三分之一、院系课程三分之一。加强了学部层面的大类课程建设,尤其是学位基础课程和方法类课程。
整合学术资源、学科资源和平台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不再面面俱到,或固守一隅,而是削枝强干,集中力量进行攻关。整合院系资源,发挥各院系的特色优势。
“实行学部制后,学术权与行政权相对独立,专业权的重要作用得以凸显。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组织,在学部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黄忠敬认为。
2021年,我国新增的“交叉学科”成为第14个学科门类,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进一步调动了各高校学部制改革的积极性。
“中国大学学部制改革正在经历不断深化的历程。改革的初衷是通过组织机构的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引导同质学科由分散走向集成、由竞争走向协同创新,服务于整合优质资源、集合学科群体优势、搭建跨学科创新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李芳表示,在实施“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新一轮大学学部制改革既是对国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教育战略的时代回应,又是凸显学科优势的重要途径。
李芳认为,学部制改革构建了本学科领域“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育人模式,为学生提升学科素养、全面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
学部制改革,在探索什么
“学部是学校学术管理的核心单元,有两种建立模式,一种是学科导向,一种是问题导向,趋势是两者结合。学科导向基于一个学科或多个相似学科进行聚类;问题导向从解决前沿具体问题出发,通过跨学科协同构建学部体系。”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部长王红介绍,“学部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行政性组织和学术性组织。从运营角度来说包括三种类型:实体型,设有党委与行政机构,统一管理;虚体型,院系各自独立,学部主要进行学术管理,实行委员会决策制度;实虚结合型,学部统管,学院协管,学部对所辖院系的学术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
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为了“实现教师教育强特色”,在全国率先成立教师教育学部。王红告诉记者,“在设立学部之前,请全国的权威专家进行了研究论证。成立学部以后,除了职前师范专业相关学科建设以外,还创设了全国第一个以教师培训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二级学科,实现了学科建设层面的职前职后一体化。”
王红认为,学部成立充分体现出体制机制改革的特点,学部的建设对整合学科资源、推动教师教育特色发展的确发挥了很大作用。
“进行学部制改革是构建和完善高校学术治理体系的一种新尝试。在探索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行政的归行政,学术的归学术’,进而寻求更加有效的学术治理,这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端鸿表示。
“学部制改革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强调基层学术组织的有效运转。”李芳认为,学部应成为学科发展的规划者、所属院系及交叉平台的协调者、重大攻关项目的统筹者、人才队伍的培育者。
李芳直言,回顾我国大学学部制的改革历程,必须正视学部职能定位不清、“校—部—院”内部治理关系不顺、管理层级与管理成本增加、学院重组激化利益冲突、学科壁垒尚未打破、学科交叉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究其原因,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学内部治理关键机制配套不到位,导致学部按照传统学院管理模式运转,并由于利益分配激发二者矛盾。
学部制改革,应避免什么
“学部制改革进行到何种程度植根于本校发展实际、内部治理的格局、利益相关者的共识程度,因此不可能一哄而起,改革必然是不同步的。”张端鸿表示。
打破学科分类过细、分布过散的组织结构,以学科群和学科门类为依据实质性整合学科资源,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是新一轮大学学部制改革的方向。“而抓住权力分配、资源配置、人力资源调动的关键制度创新,系统性调整大学内部治理体系,是激发学部自下而上发挥基层智慧的关键。”李芳告诉记者,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学部制改革必须以知识、专业技能、学术为取向,不能将相近学科强行组合在一起或凭空拼凑交叉学科。
与此同时,也要避免学部形同虚设,出现形式上整合了、实际上各自为政的情况。黄忠敬认为,这需要改革评价方式,由以前的注重个人绩效评价,转向注重团队协作评价;从数量式评价,转向注重原创性和贡献的评价;由注重科研式的评价,转向科研与教学并重的评价。
也有教师认为,同一学部的教师学科边界意识仍较强,参与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内驱力并不强,究其根源,评价机制的束缚是主要因素。
“学部要通过学科发展共同体机制优化学术资源配置,促进学术资源的流动和共享。”在李芳看来,学部应从内部发力,打破院系界限,改变学术资源封闭在单一院系的状态,促进学术资源在学部层面流动,并且争取学校层面的学术资源向交叉学科聚拢。
在学术资源整合机制上应倡导由集中走向共享。李芳表示,应鼓励教师依据共同的学术兴趣、学科需求结成学术发展共同体,建立学术发展共同体的常态化运转机制,构建共同的愿景与目标,并以协同攻关、跨学科研究为抓手,将专业权威的学术资源在共同体中共享,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分享,激活交叉平台、跨学科组织的学术活动。
“由学院到学部,名称的变化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科研能否取得成功,能否获得突破性成果,能否做出原创性的创新;是否有自由探索的氛围,有评价体系、福利待遇的支撑与保障。如果形成了这样的良性氛围,那么,科研人员就会专注于科技创新,教师就会专注于立德树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潘士远说。
(本报记者 靳晓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