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2月20日电(记者 范宇斌)“面对新时代,教师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知识是可以生成的,精神怎么生成,灵魂怎么安放?”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原主席严隽琪19日在上海举行的“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研讨会暨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上抛出了这样一个冷思考。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教育之变如何跟上时代?如何形成更具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教育理论及教育体系?当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是否应当告别规模化教育的老路?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的发展的要求,契合社会的发展要求?
“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能独立思考和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的人,相比获取特定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教育而言太重要了。”上海纽约大学名誉校长、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俞立中认为,探索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至关重要。
“我们一定要站在今天这个时代的背景下来看教育。”在俞立中看来,“我们现在已经从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向信息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转变,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中,如果教育改革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思维层面,花力气在教材、大纲、课程体系方面做改革,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模式、学校架构、教育形态要发生变化。”
俞立中谈及,教育是围绕人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中心。“这个人首先是一个学习者,知识结构、技能素养的发展这是一个方面,但是我觉得它背后更重要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要教会孩子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思辨。”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然而我们的教育仍然停留在工业化时代,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会副主委倪闽景直言道。
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为例,倪闽景谈及,有三大瓶颈摆在眼前:一是目前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课程,重解题、轻解决问题;二是课外科普活动往往停留在兴趣层面,缺少科学知识方法、技能和科学精神的培育;三是社会面上有大量的魔幻影视、游戏和书籍,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起到了反作用。
培养的人是干什么的?这是教育必须回答的一道思考题。
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院院长项贤明看来,教育培养的人需要做那些机器人做不了的东西,所以创新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项贤明解释说,传统教改的思路一般是先改课标、课纲和教材,再改良教学方法,然后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这场新型的、事关未来的教育变革,应该直奔主题——直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能力为本的、探索性的学习,由此以创新性的学习代替传统教学成为教育过程的主线,从而实现学生以创造力为目标的发展。”
项贤明举例介绍了马斯克创立的“新星学校”,这所学校一直保持不超过50人的极小规模,学生不分年级,学习评价也没有分数,课程聚焦数学、科学、工程、创意写作、伦理以及综合思考课程、谜题课程等,不设外语和体育课程。课程每年都会重新设计,学生自主选课,经常鼓励学生开展辩论。项贤明表示,“很多创新的举措背后,实则暗藏玄机。如学生不分年级,直接避免了年级制度下产生的大量冗余学习,使得教育过程更加契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国式的教育现代化,但是中国式的教育现代化是什么样子?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坦言,“过去多少年来,我们的学生一直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研究生,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但是今天,这种单向的路径已经不再适合学习者的需求了。”
在袁雯看来,当前需要打造更加灵活,更加衔接融通,更加贴近学习者需求的教育体系,扎实完成“系统升级”,高质量教育才能迈出新的步伐。“各级各类的教育应当基于发展导向提出阶段性的目标,设计合理的项目学习机制。同时,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建设应为学习者终身发展和个性化教育服务。”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范国睿认为,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人的价值观念教育方式是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断演化、深化的过程,每一次社会转型都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前,我们需要从‘知识人’走向‘智慧的人’,还需要培养现代公民素养,进而助力现代化强国建设。”
上述种种教育思考与观察,是致力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业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以教育为界别特色的中国民主促进会和以教育理论创新及教育学科建设为己任的高等院校正在联手探索相关命题。在民进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由民进上海市委会、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19日在沪揭牌成立,致力打造教育领域决策咨询的高端智库、高水平学术研究的基地和高等级实践创新的平台。(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