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2/19 13:43:55
选择字号:
2023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
开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元年”

 

 “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后,我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又有了新的认识。”2月16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联系上了正在英国伦敦参加国际会议的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樊胜根。

  ?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开篇即指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这是“农业强国”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2023年注定成为我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元年”。农业科技界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农业强国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樊胜根曾在国外从事农业经济学研究30余年,并担任农业磋商组织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10年。在他看来,农业强国是根据国际比较得出的概念,应系统分析世界农业强国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经验,以帮助我们明晰农业强国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正视与农业强国的差距,明晰实现农业强国的路径和制定规划。

他告诉记者,世界主要农业强国普遍具有强劲的农产品供给能力,能够充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科技发达,创新能力强,农业生产率水平高,产业链长;农民素质高、收入高;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跨国公司。

曾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的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严建兵教授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国际上的农业强国有不同类型,既有综合能力强的农业大国美国;也有擅长应用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生物技术的荷兰、以色列等国家;还有资源禀赋好、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的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

“发达国家往往也是农业强国,世界上没有一个强国会把粮食安全问题或农业问题完全依托外部市场或第三方来解决。”严建兵认为,我国要建设世界农业强国,一定是依靠多元化的发展方式来实现。例如,我国地理条件多种多样,有的地方适合发展规模化种植,有的地方适合家庭农场;也有的地方适合发展种植业,有的地方适合发展畜牧业,等等。

“农业强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第一时间通读了一号文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康振生告诉《中国科学报》,我国建设的农业强国,首先应该保障作为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其次要考虑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让5亿多农村人口真正富起来;如何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走向高效率的现代化;最后,农业产业既要在国际上有一定竞争力,同时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更高收益。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农村地区已经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历史包袱,我们有能力、有基础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从基本国情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9亿农民、广大农村不能富裕强大,国家就难言富裕强大。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看,农业提供的初级产品供给,农村的和美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支撑和战略保障。农业强不强,更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速度、质量和成色。从国际发展实践看,世界上发展强大的国家,只要有自然资源基础,就一定是农业强国。“农业强了,一个民族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陈萌山说。

 差距依然显著

我国农业经济保持了60多年的高速增长,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樊胜根说,但也要清晰的认识到,我国农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水土资源短缺,且时空错配;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和不可续。

他认为,与全球主要农业强国相比,我国农业生产仍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在农业生产率、农业产业链发展、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国际农业的影响力等方面仍存在显著差距。

此外,“由于全球食物供应的形势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必要把我国农业生产的‘韧性’提高到一个很高的程度。”樊胜根说。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农产品自给自足,不仅是保障一个大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对全球市场发挥了非常大的稳定作用。“这就是我的新认识。”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合光看来,“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还面临资源约束严苛、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等问题的困扰,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仍处于农业强国建设的起步阶段。”必须在尊重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大国小农”的现实,既要有效吸收借鉴国外农业强国建设经验,又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建设道路,才有可能顺利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目标。

“我们与农业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科技领域。”陈萌山说,像典型的农业强国美国、德国和荷兰等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均超过90%,加拿大、美国、荷兰、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等国,劳均农业增加值是我们的10倍以上。

刘合光说,建设农业强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历史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强国之路,要立足中国实际,遵循全球农业强国建设的一般规律,但不能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要始终明确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和重点难点任务,最终找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实现路径。

他建议,未来推进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在提升农产品保障能力、加强农业科技驱动能力、激活产业链条融合发展能力、增强农业产业组织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部署重点建设任务,不断突破难点,不断开拓农业强国建设前沿。

樊胜根则强调,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改革农业支持政策,实现产量增加、营养提升、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多重目标;加强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从业者收入;加快培育壮大跨国企业,提升农业国际影响力。

 科技强是关键指标

“农业科技的强在这里面是一个关键指标。”樊胜根说,要实现农业科技强,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

首先,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远远不够。我国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占GDP的0.6%~0.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3%的比例。

其次,农业科研的方向也要改。应当从过去的以提高产量为主向产量、品质、营养并重转化,并加强减排技术方面的研究。

再次,通过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进一步让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性,让他们可以定下心来长期做研究,而不是搞“短平快”。

同时,我国大型农业企业的创新努力要加强。目前农业企业的科研投入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管理水平也有待大大提高。

过去100年来,农业领域发生了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第一次是矮杆化和化肥的使用,第二次是生物技术的应用。严建兵说,如今,农业在期待着第三次技术革命,应该抓住机会,注重农业基础研究,提高农业科技实力。“要依靠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三个不同的技术层面来全面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康振生说,今年一号文件提到“支持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他作为一名植物保护工作者,感到很欣慰。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一喷三防",是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和程度在小麦生长后期使用针对性的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等混配喷雾,达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实现增粒增重,确保小麦增产增收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

康振生认为,这体现了政府借助科技手段加强农业病虫害治理的能力在持续提升。不过,要实现病虫害有效控制,还应当摒弃“重治轻防”的观念。在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贯彻全程绿色生产的理念,即在病虫种群发展初期,要控早控小,后期实施“一喷三防”才能真正提高防治效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科学家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康振生说。

“一号文件提出了国家的需求、农业的需求,实际上也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提出了科研工作的方向和任务。我们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康振生说。

“迈入新征程,我们必须再接再厉,着力化解大国小农与现代化发展衔接难题,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着力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建设之路。”陈萌山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古代脚印记录了两种人类祖先的共存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