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3/12/23 18:17:23
选择字号:
上帝踢足球吗?|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李彦导读《完美的对称》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23日(周六)20:00
 
直播平台:
 
 
科学网APP
 
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4981878838133290
 
(科学网微博直播间链接)
 
 
科学网微博
 
 
科学网视频号
 
 
科学网B站
 
【直播简介】
 
上帝或许不掷骰子,但可能会踢足球。
 
——哈里·克罗托(Harold Kroto)
 
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认识了金刚石,此后对金刚石和石墨这对差异巨大的碳家族“孪生”兄弟已非常熟悉。然而在20世纪,因为一个意外的发现,碳元素迸发出了新的、更大的活力。
 
1966年,空心石墨“气球”不过是一个有趣的遐想。
 
1985年,科学家作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意外发现:一个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完美对称的足球状分子。为致敬发明穹顶建筑结构的美国建筑家巴克明斯特·富勒,科学家将这种足球状分子统称为“富勒烯”。
 
1990年,当一群物理学家宣称能够制备出看得见摸得着的富勒烯及其相关物时,它终于成为现实。几乎在一夜之间所有有关碳的教科书都过时了。碳的基本形态不是两种,而是三种:金刚石、石墨以及新发现的富勒体。
 
由于富勒烯的发现,克罗托、柯尔和斯莫利荣获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它的发现不仅刷新了我们对碳家族的认识,而且宣告诞生一种新的化学,开启了一个“球状化学结构”研究的全新方向。
 
其中,以含60个碳原子的C??研究得最为充分,也最具有代表性。富勒烯的近亲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也相继被发现。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超导、纳米材料、“大碳结构”设计、病毒学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对于宇宙演化理论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人类为何到上世纪才发现碳的这种新形态?太空中有富勒烯吗?它是否能够为生命的起源提供关键线索?富勒烯及其衍生物有着怎样独特的性质?是否会引发一场产业革命?
 
2023年12月23日(周六)20:00,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雅特聘教授李彦,科学文化学者潘涛,科普作家、清华大学化学博士孙亚飞,一起导读《完美的对称》,聊聊富勒烯的意外发现,领略自然与科学的对称美。
 
【嘉宾简介】
 
 
李彦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二十多年来在碳纳米管领域耕耘,作为第一完成人带领团队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杰出科学家、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和十佳导师等荣誉。
 
长期兼任ACS Nano副主编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Materials Horizons、Carbon、Nano Research等期刊的顾问编委或编委;2014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现为中国化学会会士、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担任MRS奖励提名委员会等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委员
 
 
 
潘涛
 
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获哲学博士学位。从事25年编辑出版,参与策划《哲人石丛书》《普林斯顿科学文库》《八面风文丛》《辞海译丛》等科学文化丛书,主持《竺可桢全集》《技术史》《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中国医史》等出版项目,参与《辞海》(第六版)编修审订。获首届“科学文化出版人”奖。
 
独译、合译作品有《相跃》《从摆钟到混沌》《上帝掷骰子吗?》《自然之数》《湍鉴》《新纪元科学》《时空投影》《搞科学》《爱因斯坦的错误》《爱因斯坦陪审团》等,有读书随笔集《魔仆与泥人》。策划、出版的复杂科学类图书有《确定性的终结》《虚实世界》《失败的逻辑》《混沌与秩序》 《混沌七鉴》 《机遇与混沌》《天遇》《隐秩序》 《突破维数障碍》《系统科学》《复杂系统理论基础》《复杂网络》等。
 
 
孙亚飞
 
中国科学院自然史所特聘研究助理,清华大学化学博士,科普作家,从事新能源领域及化学史研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