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3/12/2 21:24:00
选择字号:
直播预告 | 2023丘成桐科学论坛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3日(周日)13:15——16:00

直播平台:

科学网APP

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4974132520681677

 (科学网微博直播间链接)

 

科学网微博

科学网视频号

 

科学网B站

 

【直播简介】

丘成桐科学论坛由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发起设立,旨在为全球华人青年学子与在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搭建面对面对话的平台,大力普及国际前沿学术思想,推动中国的基础科学教育与国际一流科研水平接轨。

2023丘成桐科学论坛即将于本周日举行

地点:清华大学主楼后厅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

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白重恩 

 

日本东京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

教授押川正毅(Masaki Oshikawa) 

 

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

教授Nicolai Reshetikhin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

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唐本忠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王中林

将为同学们呈现多场精彩的通识报告

数学、物理、化学、经济学等领域的顶级学者

将与中学生面对面交流

一起领略科学的魅力

【嘉宾简介】 

白重恩Chong-En Bai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院长,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中国信息百人会成员,2015年至2018年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和发展、公共经济学、金融、公司治理以及中国经济。

 

Masaki Oshikawa 押川正毅

日本东京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教授。1995年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东京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加入东京工业大学任副教授。2006年至今,任东京大学教授。同时任东京大学Kavli物理与数学宇宙研究所高级研究员。Oshikawa教授因其在量子多体系统中的拓扑、动力学和秩序方面的原创性和基础性工作而闻名,并荣获许多奖项。2019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研究领域: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

Nicolai Reshetikhin

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教授,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研究员,2022年外尔-维格纳奖得主,美国数学会会士。1984年于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89年任哈佛大学助理教授,1991年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任副教授、教授。2021年加入清华大学。

研究领域:数学物理、表示论,特别是量子场理论、统计力学、几何与低维拓扑、量子群表示论等。

唐本忠Ben Zhong Ta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校长学勤讲座教授。1988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曾获多项荣誉及奖励,如生物材料全球影响力奖(2023),Nano Today国际科学奖(2021),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裘槎高级研究成就奖(2007)等。现任Wiley出版社发行的Aggregate杂志的主编。聚集诱导发光原创性科学概念的提出者和该领域研究的引领者。

研究领域: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医学诊疗等。

王中林Zhonglin Wang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Hightower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9),欧洲科学院院士(2003),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2019),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2022)。国际纳米能源领域著名刊物NanoEnergy创刊主编和现任主编。获得过2023年全球能源奖(Global Energy Prize),2019年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2018年埃尼奖(能源界最高奖)、2015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014年美国物理学会James C. McGroddy新材料奖、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和2011年美国材料学会奖章(MRS Medal)等奖项。

研究领域:纳米能源技术、自驱动传感技术与新型器件半导体器件等。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氧化物-氧化物界面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哈佛认证抗衰清单:红茶+浆果有助逆龄
揭秘超短周期行星系统随时间演化规律 即将迎来 “火炉模式”,这样种树降温5度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